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如何構建最優人才生態 浙江各地新政競相加碼
http://www.CRNTT.com   2018-04-11 11:24:09


  中評社北京4月11日電/“杭州:高端創新創業團隊,最高可獲1億元資助”“南京:40歲以下本科生可直接落戶”……這個春天,全國各地密集出台人才新政,“搶才大戰”你方唱罷我登場。在浙江,據不完全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市縣三級已出台人才新政200餘個。

  浙江日報報道,買房優惠、租房補貼、項目資助、先進獎勵……各地人才新政競相加碼,如何才能讓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收割”“播種”應兩手抓

  一個“搶”字,凸顯的是各地對高端人才的求賢若渴。

  “部分地區不考慮自身的實際條件,盲目攀比,結果人才招聘政策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常在搶才一線跑,杭州西睿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馮登華熟諳各地新政,他認為,一些城市的人才戰略差異化特征不顯著、人才政策嚴重同質化。

  翻看各地政策會發現,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先進裝備製造等產業都是各地政府招才的重點,相似度極高。

  “強調高端,但不知道高在哪;強調產業,但沒有具體的細分。各地在爭奪人才時,提供的服務內容差別不大,差別往往只體現在物質激勵和待遇上。”馮登華認為,單純比拼地方政府財力,試圖靠短期“砸錢”吸引人才流入來改變城市發展面貌,收效不一定顯著,更難以持久。

  記者採訪發現,人才計劃名目繁多、雜亂無序,導致人才稱號過多過濫的問題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像有的市,光市縣兩級就有好幾個‘英才計劃’。”一位基層組織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城市間的人才計劃都相互隔離,難免出現一些人才爭搶“帽子”現象,一些擅長投機的人鑽政策的空子,在不同城市間套取更大的利益,左右逢源,助長浮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