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浙江湖州:守得一片綠 換得金山來
http://www.CRNTT.com   2018-04-22 08:41:51


觀光小火車穿梭在安吉的田園裡。
 
  年後剛開工,湖州愛花數碼印花有限公司總經理侯帥就在籌劃再上幾套數碼設備,“用數字技術代替傳統印花,就能實現零污染了。”

  侯帥的公司位於吳興區,這裡是全國最大的童裝產業集群和生產銷售基地,年產童裝12億件(套),占全國產量三分之一。童裝產業壯大的同時,為其配套的砂洗、印花產業急劇發展,由此產生的大量廢水,成為當地主要污染源之一。

  經濟發展的同時,伴生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問題,這是全球經濟共同遭遇的“增長的極限”。如何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謀求經濟、社會最大限度的發展?湖州選擇徹底轉變發展方式,走一條科技先導型、資源節約型、清潔生產型、生態保護型、循環經濟型的經濟發展之路。

  2016年,吳興啟動集中“清零”行動,關停整治620家砂洗、印花企業,剩餘的19家砂洗企業、318家印花企業,全部進入南太湖高新區的砂洗印花城。“企業入園後,不僅節約土地700餘畝,因為污水集中處理,每年還可減排污水100萬噸。”砂洗印花城管委會副主任魯先榮說。

  “既不為發展而犧牲環境,也不為單純保護而放棄發展。”湖州人要實現這種綠色發展,首先要管住污染。

  港汊縱橫的南潯,是全國的“木地板之都”,但廢氣、粉塵等污染也異常突出,2017年7月開始,南潯區重拳整治木業污染,3922家木業企業淘汰關停3240家;緊鄰太湖的長興,鉛酸蓄電池、輕紡等產業一度非常興盛,2014年至2017年,長興累計投入75億元治理河道改善水環境,確保涓涓清流入太湖。數據顯示,湖州全市III類及以上斷面比例水質達98.7%,入太湖水質連續10年保持在III類以上,群眾對環境的滿意度提高至97%。

  生態環境方面欠的賬,遲還不如早還。在統籌推進“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一系列環境治理組合拳的同時,湖州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償還“歷史欠賬”,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初春的仁皇山公園桃紅柳綠、亭台掩映。誰能想到,這個面積達16萬平方米的公園,曾是一座千瘡百孔、亂石成堆的廢棄礦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