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諸暨:農村禮堂成“文化地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08 08:38:06


(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0月8日電/“通文方氏,集賢白門”“衣暖蒼生,錦綉梅苑”“楊柳曙露,書香靖江”……這些意蘊深遠的文字,均出自浙江省諸暨市的農村文化禮堂。諸暨的95個農村文化禮堂,每個都有自己的文化符號,從中可管窺所在村莊的文化風采。一座文化禮堂,凝聚的是一個鄉村的精氣神。

  《人民日報》報道,近年來,諸暨市以“留住鄉土文化,還原鄉愁記憶”為綱領,精心打造文化禮堂建設,讓文化禮堂成為村民名副其實的精神家園。

  建文化禮堂,諸暨一開始就定下了高標准:“一個禮堂對應一個主題”,95家文化禮堂,每個目標都是“文化地標”。

  東和鄉十裡坪村是“浙江省傳統戲劇特色村”,這裡的“西路亂彈”已被列為浙江省級“非遺”。十裡坪村的文化禮堂就是依托老祠堂改造而成,黑瓦木檐,碎石鋪地,古色古香,在這裡看一出戲,猶如回到過去的時光裡,讓人難忘。“在這個古老的戲台表演,尤其意境非凡。”“西路亂彈”省級傳承人蔣桂鳳說。

  現在,95個文化禮堂各有主題,各具特色,形成“一村一品”“一堂一色”的人文景觀。陶朱街道白門下村文化禮堂以私塾文化和龍燈文化為主題,木窗、花燈,這些富有特色的老物件勾起人的鄉村記憶。來到王家井鎮洋湖村文化禮堂,這裡深度挖掘“紹興老酒洋湖壇”的文化內涵,打造陶藝文化主題……這些文化禮堂,好像一個個小型的村級專業博物館。

  以常態化活動集聚人氣。熱鬧的鑼鼓響起,古老的戲台上水袖飛舞,在十裡坪村的文化禮堂,一台精彩的“西路亂彈”《雙陽公主》引來台下密密麻麻的觀衆。

  現在,諸暨農村的文化禮堂長年熱鬧。文化演出常常有,每到時令節氣,村民們就聚在這裡,夏至做麥餅、七月半的芝麻京團、糖漾,中秋寫對聯、做月餅、猜字謎……

  “我一直擔心到我們這一代,原有的民俗傳統都會消逝不見。現在反而把小時候都見不到的傳統文化都挖掘出來了!”在杭州生活的諸暨人趙行有空就帶兒子回家,讓他在熱鬧的祠堂感受自己的文化根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