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諸暨“珍珠小鎮”深挖美麗經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29 08:58:51


  中評社北京10月29日電/浙江諸暨山下湖鎮立足“珍珠小鎮”建設,結合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禀賦,不斷豐富珍珠內涵,深度挖掘美麗經濟,逐步走向全球產業制高點。

  綠色+文化

  每顆珠子後面都有生態故事

  人民網浙江頻道報道,國慶期間,米果果小鎮的DIY手工坊、動漫水世界、鄉村記憶館等趣味園區迎來了大批遊客,距其僅5公里的白塔湖國家濕地公園同樣游人如織。生態文化旅遊的熱風也帶動了鄰近華東國際珠寶城的生意。

  促進生態旅遊文化與珍珠產業的融合發展,山下湖具有良好的資源和基礎。如何利用靜態的生態資源、高雅的文化元素來提升珍珠企業發展內涵,成為山下湖鎮黨委政府思考的課題。

  “既要珠光寶氣,又要碧水清波”“不讓珠光寶氣遮住了美麗產業背後的污染問題”形成統一的生態環保意識後,山下湖鎮以“五水共治”為契機,倒逼珍珠養殖環保水平的不斷提升。在這場生態戰役中,珍珠養殖遭遇環保“逐客令”,珍珠企業開始“瘦身健體”。山下湖的珍珠年產量從2000多噸下降到600多噸,珍珠養殖戶減少了九成。然而,“瘦身”帶來“體健”,雖然珍珠產量少了,珍珠業效益卻不降反升。

  在山下湖,越來越多的珍珠養殖戶開啟標準化“綠色養殖”模式。浙江清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偉鋒通過與華中農業大學的合作,研發出一整套電腦控制自動化清水養殖模式,成倍提高養殖密度,延長水面設備壽命,有效減少水質污染。老珠農詹幼新也琢磨出了一套綠色養殖系統。他那處位於新桔城村的250多畝水面,旁邊是100畝水稻田,中間用堤壩隔開,養殖廢水經過兩道過濾網,從埋入堤壩內部的管道流入稻田。經過稻田淨化,再排放到附近河道,這樣就達到水清珠明的效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