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嘉誠:香港富豪與命運搏鬥的少年時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30 09:52:51  


 
  與命運搏鬥的少年時代
 
  李嘉誠1928年7月29日生於廣東潮州府潮安縣一個書香世家。李嘉誠的父親李雲經經商失敗後回到家鄉,從此投身教育事業,是當地小學校長。他讓兒子受到了很好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給李嘉誠以深遠的影響。李嘉誠小時候經常懷抱狀元及第、衣錦還鄉的夢想,並且對精忠報國的有識之士非常敬佩。他一有時間就躲到自己的小書房,廢寢忘食地讀書。
 
  但是這樣美好的時光不長。1939年6月,日本的飛機開始沒日沒夜地對潮州地區進行狂轟濫炸,潮州城成了一片廢墟,許多人家破人亡。李嘉誠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天上飛下來的炸彈落在身邊的樣子,感到生命是那樣脆弱。一年之後,李雲經感到不能坐以待斃,於是帶領全家投奔在香港的妻弟莊靜庵。路上隨時都有可能被抓住殺害,流彈不時呼嘯而來。全家人晝伏夜出,遇到封鎖線就爬過去,經過十幾天的危險和辛苦後,終於來到香港,住在莊靜庵家。
 
  不久,李雲經不幸染上肺病。那個年代,肺病是不治之症,李家籠罩著不祥的陰雲。在給父親治病的過程中,李嘉誠家的情況迅速惡化了。沒錢買菜,母親每天去集貿市場上撿別人不要的菜葉子,然後放在稀粥里煮著吃,這樣一天也隻能吃兩頓。然而父親還是沒能熬過那年冬天,就滿懷淒苦地離開家人,撒手歸西了。
 
  更讓少年李嘉誠擔心的是,他偶然間發現自己也染上了同父親一樣的疾病。面對命運的雙重打擊,隻有15歲的李嘉誠含著清冷的淚水離開學校,毅然挑起了養活母親和弟妹的重擔。
 
  茶樓打工的日子讓他學會察言觀色
 
  日本統治時期,百業蕭條,想要找到份工作十分不易。李嘉誠四處碰壁,終於找到了個在茶樓跑堂的工作。
 
  茶樓是個小社會,三教九流什麼樣的人都有。他們與先父所說的古代聖賢想去甚遠,但一個個都是這麼實在,富有鮮明的個性。他們或貧,或富;或豪放,或沉穩。也許是泡在書堆里太久的緣故,李嘉誠對茶樓的人和事有一股特別的新鮮感。他會揣測某一茶客的籍貫、職業、財富、性格。由此養成察言觀色的本領,對他日後從事推銷工作大有裨益。
 
  李嘉誠尤其喜歡聽茶客談古論今,散步小道消息。他從中了解社會和世界的許多事情。不少事在家庭和學校課堂中聞所未聞;不少說法,與先父和老師灌輸的一套大逆相忤。李嘉誠發現,世界原來是這麼錯綜複雜,異彩紛呈。李嘉誠的餓思維不再單純得像一張白紙,又因為先父的訓言刻骨銘心,他在紛紜變幻的世界沒有迷失自我。
 
  聽茶客談天,是排困解乏的最佳療法。有一次,李嘉誠聽得入迷,竟忘了侍候客人茶水。他聽到大夥計叫喚,慌慌張張拎茶壺為客人衝開水,不小心灑到茶客的褲腳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