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徐博東談《台海情緣》寫作心路:強烈使命感
http://www.CRNTT.com   2024-06-16 00:42:21


《台海情緣——一個家族的歷史見證》作者、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創院院長、著名台灣研究學者徐博東(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6月16日電(記者 海涵)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創院院長、著名台灣問題研究學者徐博東著作《台海情緣——一個家族的歷史見證》日前出版。該書記敘了作者家族的真實故事,內容包括作者父母及其戰友參加中共地下工作入島迎接解放、作者家庭骨肉分離四十年、子承父志繼續對台研究工作等,並辟有專章集中寫作者父親徐森源的革命戰友鐘浩東、徐新傑、陳仲豪、謝漢光等革命前輩故事。既是一部催人淚下的家族史,也是反映兩岸同胞悲歡離合和中華民族不屈抗爭、尋求解放、追求國家統一的時代畫卷。

  作者徐博東在《台海情緣》一書後記中分享了寫作此書的心路歷程,表達了對台灣研究難以割舍的強烈使命感。以下是後記全文:

  在眾多親友的鼓勵和幫助下,歷經6年時間,一部44萬字的家史終於定稿即將付梓了,心頭頓覺無比輕鬆。

  我萌生撰寫家史的想法早於20多年前的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但那時我正忙於當代台灣研究,無暇它顧。進入本世紀後,又因主持我校台灣研究所、台灣研究院的工作,忙得不亦樂乎,更沒時間去想撰寫家史的事了。2008年10月退休之後,前幾年出於“慣性”,我仍活躍在台灣研究的圈子裡,忙於出席各種大大小小的會議,撰寫論文、時評,接受媒體採訪,在海峽兩岸往來奔波,仍然無暇撰寫家史。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精力日衰,要在有生之年完成家史寫作的夙願日愈強烈。

  台灣研究是我的志業,有難以割舍的強烈使命感。大陸當代台灣研究人才輩出,業已後繼有人,但我們老徐家的家史,自認除了我沒有誰能把它寫出來。而充滿傳奇色彩的老徐家家史,既與上世紀30年代抗戰以來大時代的急風驟雨息息相關,更是1949年以來跌宕起伏的兩岸關係的一個縮影,撰寫出一部完整真實的徐家家史,正是從一個小小的側面,反映大時代下國家民族的命運與拼搏和兩岸關係發展的曲折歷史,是台灣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是為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奉獻心力。時不我待,舍我其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