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兩岸在觀念意識上的衝突,追根溯源與日本50年殖民統治、國共內戰所導致的兩岸政治對立和二戰後國際兩大陣營的冷戰分不開。應該看到,日本殖民統治雖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台灣人民的民族和文化認同,但確有淡化的作用,特別是皇民化教育產生的後遺症,在某種意義上成為後來“台獨”思潮氾濫的溫床。本來抗戰結束台灣光復理應成為兩岸修補民族感情和重建共同的中華文化認同的大好機會,但卻發生了國共內戰的歷史悲劇,以及國際社會兩大陣營對抗的波及,進而導致兩岸陷入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全面對抗;在“凡是敵人反對的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就要反對的”的思維定勢影響下,兩岸自覺不自覺地在手足同胞間的觀念、情感和心靈上劃出了一條楚河漢界,彼此不僅“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而且相互隔膜、敵視、厭惡乃至憎恨。1970年代兩岸在國際場域鬥爭的形勢翻轉,進一步加深了台灣同胞對大陸的誤解與對抗,連帶影響到他們對中國、中國人和中華文化的認同。
回顧這一歷史過程可知,政治狀況如何對人們的生活影響甚巨,不僅直接影響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響每個人的意識形態及價值觀念。有些是刻意的,如國民黨長期對台灣民眾進行反共教育,必然影響民眾對中共及對中國大陸的看法。有些則是自然的,如兩岸政治對立必然影響兩岸民眾的政治認同;兩岸分別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及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必然影響兩岸民眾對社會制度及生活方式的看法與評判;兩岸長期不來往,必然影響兩岸民眾的相互瞭解與情感溝通,等等。
三、兩岸價值觀差異可以縮小乃至化解
再次,兩岸民眾在價值觀上的對立可以隨著時空的變化而改變。以歷史的眼光看,兩岸民眾在價值觀上的對立並不是原發性的或與生俱來的,而是人為的、政治的、偶發的因素所致,故將會隨著形成它的時空環境發生變化而變化。台灣當代著名鄉土文學作家鍾理和有一句名言:“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中國就是兩岸同胞的原鄉,就是台灣同胞的原鄉,不管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什麼樣的不愉快與隔閡,都不能阻止兩岸同胞“分久必合”的大趨勢。隨著兩岸交流密切、瞭解加深、生活水準差距縮小,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不斷取得成就,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與影響力日益彰顯,台灣同胞對大陸的不好看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偏見,對自已是否是中國人的身份認同,都會隨之發生變化。改變的時間也許會很長,過程也許會很曲折,但大方向、大趨勢不會變。
事實證明,改革開放近40年來,中國大陸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進步,現已躋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之列,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與火車頭,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中國經驗受到普遍重視與肯定,當今重大的國際事務若無中國大陸的參與,必會被認為是重大的缺憾,其實施效力必定會大打折扣。兩岸同胞凡親身參與、目睹這一重大歷史變革者,無不為之感動、激動、驕傲和自豪,無不加深對國家、民族的認同,以及增強對實現中國夢的信心。這些無疑將對台灣同胞產生積極、正面和深刻的影響。據台灣遠見雜誌2017年3月披露的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台獨”的支持率創下10年來新低,在被認為是“台獨主力軍”的年輕群體中,贊成統一的人數正在悄然增長。⑩另據台灣競爭力論壇2017年10月披露,該論壇從2013年2月開始調查台灣的國族認同,結果顯示,超過八成六的受訪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否認的人只有7.5%。⑪又據天下雜誌2018年1月2日公佈的調查資料顯示,台灣民眾在“台灣人認同度”方面雖然仍有過五成的比例,但已創下近5年來的新低,而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達到三成四,創下新高。⑫
第四,各種價值觀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這決定了價值觀是可以交叉共存、相互借鑒、相互影響的,可以從中提取最大公約數,形成為全人類所共同遵循的價值觀,聯合國的成立及其所通過的大量國際法文件,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實踐。兩岸之間的價值觀衝突,不同於世界上其他國家、民族或宗教之間的觀念衝突,是屬於同一個國家民族、同一種文化內部的觀念衝突——在某種意義上毋寧說是利益衝突、政治衝突,因而更容易進行整合,只不過這種整合應依靠包括政治經濟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在內的綜合實力雙管齊下而已。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存在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包括意識形態在內的上層建築,因此,價值觀念的形成可以從經濟基礎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中找到答案,價值觀念的整合也應從經濟基礎入手,但僅靠經濟物質手段並不能解決心理精神的問題。常言道:心病還需心藥治。解決觀念意識問題需要從實際出發,需要開出更具前瞻性包容性、更有說服力、更能促進心靈溝通契合、更能給人前進動力的精神藥方。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培育和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九大進一步提出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這為化解、整合兩岸的價值觀衝突,形塑共同的民族文化和身份認同,為激勵全民族共同奮鬥振興中華,指明了方向。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最大的包容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有12個詞、24個字,內涵包括對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的狀態與目標要求。國家層面的要求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的要求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個人層面的要求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顯然,這些要求既有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也有對人類精神文明創造成果的繼承;既有中華民族人文精神的體現,也有對當今時代精神與普世價值觀念的肯定。如果不把這24個字冠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置詞,相信這些概念是超越任何時代和地域國別的普世道德標準,在任何國家都是好話,都會得到各國官方與民間社會的提倡與推崇。
不妨反過來想想:當今世界有哪一個國家人民不追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不崇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有哪一個政府不宣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對於同為中華民族、同為中華文化圈的台灣社會來說更是如此。馬英九曾說過:“善良、正直、勤奮、誠信、包容、進取這一些傳統的核心價值,不但洋溢在台灣人的生活言行,也早已深植在台灣人的本性裡。這是台灣一切進步力量的泉源,也是‘台灣精神’的真諦。”⑬
事實上,判斷一種價值觀的好壞或先進與否,關鍵應看它是否符合本地的基本國情,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與普遍期盼,是否與優秀傳統文化教化相契合,是否有助於建立良善的社會風氣、凝聚人心、形塑共識、團結人民共同奮鬥,是否有助於社會安定、生產力發展、讓人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是否有助於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而不是看它姓“社”還是姓“資”,或者冠其他什麼名字。客觀而論,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最接地氣的民族性,最符合人之常情的社會性,最大的包容性和最前瞻的時代性,擷取了各個國家、民族、社會和個體之間利益與追求的最大公約數,也是對不同國家、民族和社會的價值觀念進行的最好對接與平衡。因此,理應得到普遍的認同與尊重。
總之,價值觀交融乃至整合是兩岸政治、經濟、社會全面整合的應有之義和必要之舉。沒有這種交融整合,和平統一將步履維艱,民族復興將會功虧一簣。因為和平統一需要的是文明的方式,而不是野蠻的方式;需要包容、尊重、相向而行,而不是仇恨、偏見、排他、背道而馳;需要互學互鑒、創新揚棄,而不是教條守舊、泥古不化;需要立足本民族、面向大眾、面向未來,而不是照搬外國、固步自封、面向小眾,這就需要兩岸進行價值觀的整合與銜接。兩岸之間不存在根本對立的價值觀,不存在不能整合的價值觀,當然這並不是說和平統一必須建立在兩岸價值觀零差異上,一國兩制構想實際已經預留了包容兩岸價值觀差異的空間,只不過這種差異不宜太大而已。
如果說以往大陸在宣導什麼樣的價值觀問題上不夠系統、嚴謹、一貫的話,那麼,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這方面應該說是進了一步,某種程度上可以起到解疑釋惑、指明方向、凝聚共識的作用,有助於兩岸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化解、整合價值觀衝突,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形塑共同的國家民族認同,使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發揚光大,形成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人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祖國大陸不斷發展進步,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不斷顯現,隨著兩岸間的全方位交流、融合日益加深,兩岸價值觀的交融整合將成為必然趨勢,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兩岸和平統一將充滿希望。
註釋:
①馬英九:2008年5月就職演說,2008年05月20日《大公網訊》。
②陳水扁:2007年“雙十談話”,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975258。
③習近平在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的演講,2013年03月26日人民網-人民日報。
④中共十九大報告,2017年10月28日新華網。
⑤習近平同馬英九會面,2015年11月07日新華網。
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2015年05月04日新華網。
⑦“五緣”即: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
⑧馬英九:2011年元旦祝詞,wenku.baidu.com/view/c48a99a3b0717f...-百度文庫。
⑨劉兆玄:中華文化是兩岸真正的“最大公約數”,中新網2010年06月03日電。
⑩遠見調查:贊成台灣獨立者創10年新低,2017年03月27日 新加坡《聯合早報》。
⑪競爭力論壇民調 8成6自認中華民族,2017年10月16日 星島環球網。
⑫台灣認同度創5年新低,台灣東森新聞雲2018年01月02日。
⑬馬英九就職演說,2008年5月20日《大公網訊》。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2月號,總第24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