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智庫討論:中美博弈加劇 中國周邊不安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31 00:23:44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走向”研討會(中評社 杜博強攝)
  中評社北京3月31日電(記者 王秀中 杜博強)由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走向”研討會30日在北京歌華開元酒店舉行。來自中國社科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及國防大學等多個智庫高校的國際問題專家十餘人,圍繞“周邊大國安全戰略調整的影響”、“周邊熱點問題新態勢”、“‘一帶一路’與區域一體化建設”議題展開深入討論。南海問題、朝核問題及日本實施新安保法等熱點問題成為討論焦點。

  美推進“亞太再平衡”  南海問題主動權在中國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中最危險的是半島問題及南海問題,這兩個問題都不容易在短時期內得到解決。”在南海問題上,與會專家普遍認為,南海問題是可控的,時間和主動權在中國一邊。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利用朝核問題及南海問題作為政治牌,意在強化在亞太地區的兩組三邊同盟關系。

  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陶文釗指出,美國把南海作為牽制中國、防範中國的重點,加強同盟體系,扶植域內大國,介入中國和周邊國家的領土、領海和海洋權益的爭議。接下來,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會繼續堅持多邊化、國際化、長期化、軍事化的方針。

  “我相信,在南海問題上,時間還是在中國這邊。”陶文釗認為,中國要做好長期鬥爭的准備,要做到有張有馳。最根本的是中國要繼續地走好自己的路,保持經濟中高速的增長。自己的力量強大起來,這是解決南海問題的根本。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劉飛濤表示,從法律層面來看,美國從2014年開始對九段綫的法律地位提出質疑,同時支持菲律賓按照《聯合國海洋法》聲張自己的權利。美國在南海對中國的壓力是想維持在國際法律層面,而非尋求與中國直接發生軍事對抗,但絕不允許中國的行為成為未來制定國際規則的合法依據。中國一旦接受美國和菲律賓的要求,在仲裁結果上進行談判的話,就會落入他們所設定的法律框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