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的角色與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1-08-22 00:07:30


 
  如果說,特朗普執政四年留下的對台遺產,是否為拜登提供籌碼,以為他在將來任期之內可與北京在其它有爭議問題上討價還價?這樣的說法至少在現在看來,似乎是越來越貼切,因為與台灣在內的一些盟友結盟,應是拜登面對中共最有力的武器。但不可諱言的,這樣的佈局也會為美國政府帶來挑戰。 

  其實拜登在2021年1月的就職演說中,已有佈局未來美國在全球戰略中角色的構想,當然印太戰略框架的架設就應是其中一環。他說:“我們將修補我們與盟國的關係,再次與世界往來,不是為了面對昨天的挑戰,而是今天和明天的挑戰。我們將不是藉著我們力量的典範來領導,而是憑藉我們典範的力量。”

  而且拜登亦表示會跟其他國家恢復合作,承諾修補過往的同盟,並再次與世界連結,表明美國將成為世界和平、進步和安全的“強大和可信任夥伴”。

  五、拜登在上台後,是否有考慮將台灣再列入美國印太戰略中的角色

  拜登在就任之後首次闡明其外交政策,是有確認將延續前任總統特朗普的強硬對華立場。拜登說,美國必須應對“最嚴肅對手”的專制主義威脅。

  拜登是在2021年2月4日,與副總統哈里斯(中文名賀錦麗)到訪美國國務院之際,發表了這篇外交政策演說。主題就是拜登所說的:“美國回來了,外交重回美國對外政策的核心地位。”

  拜登強調應對專制主義的強硬態度,尤其提到了來自兩個國家的威脅: “美國領導人必須迎戰這專制主義崛起的時刻,包括中國日益蓬勃與美國對抗的野心,還有俄羅斯破壞與干擾我們民主體制的決心。”

  拜登說:“正如我在就職演說中所言,我們將修補盟約,並再次與世界互動。我們不要迎接昨日的挑戰,而是今日的、明日的。”他並表示已在過去兩周,與美國最緊密的伙伴-加拿大、墨西哥、英國、德國、法國、北約、日本、韓國和加拿大等國領導人通話,旨在改善和修復美國與其在過去幾年被怠慢甚至傷害的盟友關係。

  拜登說,美國新政府將對抗中國的“經濟濫權”,反制北京“好鬥、進取的行動”,以及危害人權,知識產權和全球治理的行為,但袛要符合美國利益,華府也將與北京合作。

  不過,拜登在演說中並未直接提及台灣議題,但就在拜登發表演說的同一時間,台灣與美國之間曾舉行了一場線上座談會,台方稱有美方高級官員出席,若被證實,便是拜登政府與蔡英文政府的首次高層交流。

  BBC在拜登就任之前曾有一篇分析認為,美中關係對抗的烈度會有所下滑,但雙邊關係顯著改善的機會甚微。無論北京還是華盛頓,都抱持兩國是競爭者而非伙伴的觀點。

  不過,不可否認的,在特朗普任期內,兩岸關係持續惡化,而美台關係發展更為密切。時評人鄧聿文就對BBC表示,這些新進展使得在美中關係之中,“台灣的價值變得更加重要”。他認為,拜登會繼續發出支持台灣民主的信號,持續對台軍售。對台軍售已是美台關係的重要部分,儘管中方對此不滿,卻往往對軍售並不意外。因此,在華盛頓看來,這並不會嚴重撼動美中台的關係。

  加上拜登在大選前夕尚投書北美發行量最大的中文報紙《世界日報》,聲稱當選後會深化與台灣的外交往來。均可証明拜登是在積極運用台灣這枚棋子。

  六、美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在印太戰略上對台灣的看待

  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在2021年6月9日,曾出席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2021國家安全會議,並與CNAS執行長方登(Richard Fontaine)對話時作了下列的表示:在全球面臨疫情與其他挑戰之際,最不需要的就是台海穩定遭到破壞。而且美國正尋求協調一致行動,發出決心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明確訊息。

  康貝爾指出,美國對台戰略的第一個明確聲明是確保和平穩定,不袛是私下保證,也公開警告;其次是依循台灣關係法,確保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能力,以因應地區現況遭受破壞。

  此外,康貝爾也指出,其他在印太地區利益相關國家認知到維持台海和平穩定也至關重要,從日本、南韓、澳洲與其他國家的聲明已可看見,也將能聽到部分歐洲國家表達希望看到和平穩定的期待。

  其實早在5月5日,在《華爾街日報》執行長峰會(Wall Street Journal's CEO Council summit)上,康貝爾已有說過,美國總統拜登面對中國的做法,融合歐巴馬政府努力尋求合作的態度,以及特朗普政府的較強硬路線以對抗北京政府海內外專斷獨行。他說,兩種做法各有千秋,即使也有一些矛盾抵觸之處。

  基本上康貝爾不僅被公認為是美國建立盟友關係與戰略的重要人物,他也與國務卿布林肯被認為對中國的立場都偏鷹派,康貝爾曾更早在2019年發文說過,認為華府數年來錯誤評估中國的走向,現今必須覺醒,重新訂定應對北京的策略。

  七、美國真正關心的是台灣政治走向,不是台灣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的角色

  其實最重要的是,美國是相當重視台灣未來的前途走向,那才是美國的極度在乎的問題;至於台灣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的角色扮演,若對比前面說法,就不見得是美國真正核心問題的所在。

  以2021年7月5日與6日那兩天來說,就有二份重要的涉台談話引發外界的高度重視。一是日本副首相兼財政大臣麻生太郎,另一則是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他們兩位的發言內容,就可看到這股“台灣冷熱”的趨勢。

  1、譬如說,麻生太郎就特別表示,“日本必須保衛台灣,防止台灣受到來自中國外部威脅和侵略”。這是麻生太郎在東京一場演講中的要點,他說,中國如果侵犯攻擊台灣,日本應依安全保障相關法規,有可能行使受限的集體自衛權,而且“美日要一同防衛台灣”。這與前段《框架》中有提到,“美國應協助台灣能夠制定有效的不對稱國防戰略與能力,並將台灣納入第一島鏈,遏止中國擴張”,這樣說法當為日本所關注。

  麻生太郎從2012年之後擔任副首相至今,他一直是前首相安倍晉三乃至於現任首相菅義偉政府中的要角,雖然麻生時常因為“失言”而登上新聞版面,但他在7月5日於東京參加沖繩議員的募資晚會時,因談到了近來的香港局勢,才對台海情勢有所表態。他感嘆“若不能保證相同的事不會在台灣發生,那麼台灣之後就會輪到沖繩”。麻生強調,台灣海峽是石油以及許多日本出入口物資的必經之地,因此如果台海有變,等於構成安全保障關聯法上的“存立危機事態”。他的發言事後不但沒有被看作是失言,而且因麻生太郎是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九大臣會議”的當然成員,因此他的發言也被《日經》嚴肅看待,認為這位菅義偉政府二把手的發言,可能透露了某種日本政府的“戰略清晰”。更被《日本經濟新聞》視為“自衛隊可能出兵護台”的證明。

  所謂“存立危機事態”,是日本自衛隊可以動武的前提,麻生太郎的言下之意,便是台灣一旦有變,很難不影響或不危害到日本國的存立。因此麻生太郎也因此直言:“如果是這樣的話,日本和美國必須一起保衛台灣。”

  雖然對於麻生太郎的言論,菅義偉政府7日6日以“假設性問題”避而不談,但是日本官員近來頻頻對兩岸關係表態,像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也曾宣稱“必須保護台灣這個民主國家”,認為中國如果入侵台灣,東京可能將其解讀為“對日本生存的威脅”,並且行使集體自衛權、與美軍一同協防台灣。這樣中山泰秀與麻生太郎的接連表態,是否顯示出日本政府內部的挺台立場,是與美國印太戰略佈局的其中構想有關,實在很難劃清。

  如果追朔到今年4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峰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對中國採取經濟與其他形式脅迫行為等不符國際秩序的活動表達關切。這次是1969年以來,美日兩國領袖發表聯合聲明首次提到台灣,也提及台灣對日本安全的重要。

  再依BBC的分析來看,2021年拜登與菅義偉在峰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在對比1969年美日兩國領袖發表聯合聲明後,會發現新版美日聯合聲明中的核心內容:即日本和美國堅定選擇對方為區域盟友,這項立場沒有改變之外,其他方面:像是現在面對一個實力今非昔比的中國,以及中美日三方在政治、經濟、軍事和環境等問題上的錯綜複雜關係等因素,因此才導致“新聲明”在印太安保、台海、競爭等方面表述不同,更是增加了諸如高科技競爭和環保協作等新時代的新內容。而且從“新聲明”內容看,美國、日本和中國似乎都再度走到了一個歷史新三岔路口,三方的最終選擇將決定印太地區未來格局的變化與走向。

  2、再來看是一向是那麼重視台灣在制衡中國大陸的戰略佈局中角色的康貝爾,卻在2021年7月6日在應紐約智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邀請出席視訊會談時,表示說:雖然華盛頓支持與台灣建立穩固的非官方關係,且強調台灣有和平生活的權利,但又非常高調說出“不支持台灣獨立”。就康貝爾作為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的身份發言來說,幾乎可以說這句話就是代表拜登在發言,而且也算是拜登政府上任以來首度對台灣未來走向作了表態。

  根據《路透社》報導,康貝爾6日在會談中表示,美國相信台灣有和平生活的權利,想看到其國際角色,尤其在疫苗、疫情等相關議題方面,認為台灣應該發揮國際作用、不應被國際社會忽視,強調支持台美雙方強健非官方關係,但不支持台灣獨立,“我們充分認識、理解到這涉及的敏感性,維護台灣和平與穩定是一種危險的平衡。”

  不袛是康貝爾,美國國防部新任發言人約翰柯比(John Kirby)在新任總統拜登政府上台後,在1月28日的記者會上,首次就中國大陸和台灣關係發表評論,曾形容北京當局早先指出的“‘台獨’就意味著戰爭”,而他的評論應屬“不幸”而為之。而且柯比也指出美方“看不見需要把台灣問題升級為衝突的原因”。

  筆者深信柯比應該聽過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的警告說“‘台獨’就意味著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而深有所感,而且他應該也留意到:中國政府發言人過去不斷強調中國是熱愛和平的國家,但在台灣問題上,雖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多次強調首要推動兩岸和平統一,但北京明言“武統”這個選項仍在枱面上。

  BBC記者白洛賓(Robin Brant)對此的一段分析應該值得重視。他說,北京當局把台灣局勢與香港的情況一樣都視為“中國內政”,因關乎自己的領土完整性。但他認為“戰爭”是比“軍事干預”要嚴重得多,軍事干預可以有很多種做法,但戰爭就是雙方陣營全面鬥爭的事情。因此,白洛賓認為在台灣這件事上,如果說中國最終會願意以軍事手段進攻台灣,大概不會是一個過分誇張的估計。

  如此論述,真的很難來斷定美國在印太戰略佈局上,到底是積極的支持台灣防禦中共來犯,還是說是“有條件”的對台支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1年8月號,總第284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