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評論》月刊第318期內容介紹
http://www.CRNTT.com   2024-06-17 00:21:55


《中國評論》第318期目錄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電(記者 海涵)由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第318期《中國評論》月刊2024年6月號已出刊。本期《中國評論》共刊發17篇文章,涵蓋台灣、兩岸、中美、港澳、國際、經濟、文化等議題。

  本期“專題”欄目聚焦中美關係,刊發了《中美博弈下台灣太空工業發展態勢及影響》《中美地緣科技博弈:趨勢、影響與中國應策》《中美經貿摩擦下兩岸經濟融合發展走向》《從拜登政府封鎖TikTok看美國對華安全觀》四篇文章。

  在《中美博弈下台灣太空工業發展態勢及影響》一文中,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子旗指出,當前,太空已成為中美博弈新領域,民進黨當局趁機加速發展台灣太空工業,謀求深度嵌入美西方太空供應鏈,打造經濟新增長點,已取得一定進展。整體看,台灣太空工業仍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在部分材料及零組件領域具一定優勢,中游系統整合及下游應用仍是薄弱環節,是正在努力發展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當局以利益相關者身份積極謀求參與太空議題全球治理機制,並利用太空工業軍民兩用的特點,大力發展“不對稱戰力”,對兩岸關係發展及區域和平穩定產生一定影響。中國大陸方面宜全面掌握台灣太空工業發展動向,科學評估相關風險,適時給予反制。

  在《中美地緣科技博弈:趨勢、影響與中國應策》一文中,作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典表示,中美在數據規則、芯片戰爭和AI治理三個關鍵戰線上展開的科技戰略博弈愈加白熱化。美國通過投資控制、出口管制、審查機制立法等多重手段,逐漸織就一張制約中國技術進步的網,以維護其國家主權和安全。而中國則通過擴大國內發展努力和游說國際夥伴關係來減輕對西方技術的依賴,並積極應對美國的施壓。雙方對於全球經濟、未來科技發展“領跑權”的爭奪正日益激烈。上述博弈的核心邏輯來自於技術水平對於國家力量的對比具有關鍵性的影響,高技術企業等非國家行為體在大國戰略博弈中的地位日益凸顯以及與技術因素高度相關的聯盟或陣營構建成為大國博弈的焦點。因此,中國應以加強科技創新、謀求自力更生作為應對挑戰的主旋律,並堅持以積極態度對待國際交流與合作,從而通過自身發展應對博弈,同時爭取合作與競爭的平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