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公院引入AI檢視X光片 篩選高風險病人
http://www.CRNTT.com   2021-10-04 11:45:28


  中評社北京10月4日電/據大公報報道,記者王亞毛報道:公立醫院引入人工智能(AI)“睇”X光片,協助篩選高風險病人,不但時間較傳統方法快兩至三倍,更可協助醫生盡早處理高危病例。醫管局轄下的18間醫院急症部,預期本月底全面引入AI技術協助閱覽胸肺X光片,下一步將擴展至髖關節及腦部的電腦掃描。

  大大提升效率

  公立醫院每年為病人做超過300萬張X光掃描,醫管局早年開始研究引入AI技術,檢視X光片生成後圖像中的病變情況,並對圖像進行優先排序,幫助篩選出高危風險病人。

  今年三月天水圍醫院急症部實施先導計劃,開始應用人工智能閱覽胸肺X光片。屯門醫院急症科顧問醫生雷俊達表示,計劃至今運作順暢,醫護皆認同利用AI技術可以提升對病人的服務。他表示,以往病人離開急症室後,通常專家會按照X光圖像中的病變情況,於第二日對所有肺片進行再一次的檢視。現時利用AI技術對圖像進行優先排序,醫生可盡早處理高危風險病人的案例,大大提升效率,“真的會提前發現一些有問題的X光片,輔助我們進行第二次的篩選和檢視”。他預計本港醫管局旗下的18間醫院急症部,可於本月底全面推行AI技術。

  針對AI技術,醫管局早於2017年10月在瑪麗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及屯門醫院展開為期約半年的AI模擬測試,共測試超過4200張病人肺片。醫院管理局放射科統籌委員會主席王耀忠表示,測試結果與預估差不多,經AI篩選後拿到報告的時間較之前快了兩至三倍,“若之前需三日,現在一日就可拿到結果”。

  醫管局至今已使用了約16000個病人個案的肺部X光片影像,以訓練整個人工智能技術系統。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彭育華表示,現時不少長者有三高、中風等問題,需要臨床部門做些即時性的電腦掃描,“下一步將擴展至髖關節及腦部的電腦掃描,幫助做更多分析,提升服務”。非臨床方面亦會用到AI技術,如外科手術器械、醫院停車場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