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石之瑜:強權折衝敘利亞,影射台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17 00:05:43  


北京與莫斯科聯手否決聯合國介入敘利亞,並要求其政府領導人下台的提案。
  中評社台北2月17日電(特約作者 石之瑜)北京與莫斯科聯手否決聯合國介入敘利亞,並要求其政府領導人下台的提案,引發歐美媒體韃伐以及台灣媒體東施效顰。當台北各界學習歐美視野分析北京此舉的動機之際,其間所沒有想通的是,敘利亞發生流血鎮壓對台灣的啟示是什麼。
 
  各國反對派只要是有華府在鼓動自己的話,往往高估自己的實力而躁進,躁進的結果卻可能就如今天在敘利亞的情況,遭到流血鎮壓。這樣的事在歷史上一再重演,只是過去華府是支持專制政權反共,維持區域均衡,但每逢實力不濟而撤守,任憑政權垮台如南越或高棉,就會引發所謂骨牌效應之譏。同理,若如此刻華府撒手不管敘利亞反對派,事後必遭控訴為始亂終棄。
 
  華府鼓動各國反對派的動機當然具有戰略高度,但是在面對各地的情感上,仍有區分。一種是躍躍欲試,認為推翻現政權,建立親美勢力的機會大好,因此信心滿滿支援反對派,結果事與願違,害人遭到流血鎮壓。這時總有美國論者會感到道義責任,心生內疚,而對鎮壓者極其痛恨。另一種是明知不可而為,故意讓反對派去送死,以製造華府介入的正當性,以謀大舉推翻現政權。這時就沒有內疚,因為一切都在算計中,並且常以反對派本非善類當藉口,棄之如敝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