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石之瑜:日本小國心理所不見的大國視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5 00:12:57  


日本各界至今不能相信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堅持,其目標就是堅持釣魚台的主權而已。
  中評社香港1月15日電(特約作者 石之瑜)用任何標準看,日本都是大國,但是日本政治人卻有小國心態。一方面是承繼封建文化的傳統,導致對於尊卑排序的極度敏感,因此行事迂迴,說話間接。二方面是從近代以來就處在歐洲與中國之間,戰後又夾在美蘇兩大超強之間,現在繼續受到美中關係掣肘的國際地位。日本並因為面臨中國崛起的時代潮流,使得自己追求正常國家,擺脫對美國完全依附的願望難以實現。大國日本的政治人用這種小國心態自況,也影響他們對中國的判斷。 
 
  封建文化的謹慎,加上小國處世的心態,如此培養的日本對華政策,便不能隨便流露自己的情感與想法。不論日本所求為何,總是隱藏在字裡行間,用間接的方式影射。像在釣魚台問題上,日本政府有時支吾其辭,有時聲東擊西,更有時混淆視聽。引發軒然大波的具體案例,就是國有化的政策。照日本政府的說法,國有化的目的是避免釣島落入石原慎太郎之手,這樣的說法若能讓中國釋懷,認為國有化是日本危機處理的手段,情有可原,日本不就得計完成國有化了嗎?這樣把國有化的目的在話語上轉變成是維繫中日關係的工具,是具有日本特色的戰略文化。 

  相對於日本,中國的政治人很少假定自己是小國,就算他們認為中國落後、貧弱,也不會以小國自居。相反的,中國領導人通常假設自己代表的是大國,若是大國,就要有大國的身段。中國的大國文化不同於美國,不是以大凌小的文化,而是名分秩序的文化。因此要建立的,是中國作為一個獨立自主、擺脫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的泱泱大國形象。過去,中國以永遠屬於第三世界自我期許,因此自始反對美歐的干涉主義。今天,這尤其涉及與日本的歷史關係,要扭轉近代史上遭到日本侵略的歷史,重新確立中日關係是站在一個徹底反對帝國主義歷史的新起點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