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石之瑜:先經後政?不政?防政?反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6 00:21:03  


 
  這個理論後來受到李登輝的青睞,用到了他所領導撰寫的國統綱領裡,在國民黨台灣化過程中起了重要的政治作用。後來由於台獨勢力席捲台灣政壇,國民黨在政治上抵抗不了,但有鑑於台灣在經濟上與大陸日益緊密,先經後政再度在陳水扁之後成為顯學。馬英九就職後,正是在先經後政的基礎上,開展了兩岸三通。

  但是三通後,台灣政情急轉直下,馬英九對於兩岸政治接觸避之唯恐不及,以求守住他在政治領導上一蹶不振的民意支持。矛盾的是,先經後政乃成為統派團體壓迫馬英九與大陸談判的理論,於是有了兩岸統合論的衍生,將早年對共產主義和平演變的理論,搖身變成為參與大陸經濟發展以促進統一的主張。但馬英九則堅決採取了典型的“不政”的立場,亦即自己絕不影響後代如何解決。
 
  不過,由於兩岸政治談判的呼聲四起,加上釣魚台的領土爭議引發美日兩國擔心兩岸聯手,迫使馬英九對於兩岸政治接觸更加謹慎敏感。無獨有偶,台獨團體因為憂慮兩岸交流大通,故而痛斥馬英九為急統派,對馬英九同樣造成壓力。因此,在 2012年連任之後,他的立場又從“不政”退化到“防政”。任何可能影射兩岸政治談判的蛛絲馬跡,他都要加以澄清,甚或反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