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石之瑜:為何經濟統一不可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0 01:07:35  


 
  不過,在這樣的前景下,就算讓利達不到政治統合的效果,北京仍然反而被迫要維持自己的讓利。因為,倘若扭轉了讓利政策,不就剛好讓人認為,讓利的終極目的就只剩下推動政治統一這一點而已,因而更加讓人警覺。不但台灣人民會隨著台獨起舞,就連鄰國人民也都會在殺雞儆猴的心態下,警覺自己對大陸的依賴。於是,隨著結構依賴的加深,中國與周邊人民之間的政治氣氛反而更尷尬。
 
  在博鰲論壇上,大陸訴諸兩岸共創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基礎不可脫離經濟上的共榮發展。對日益疏離於政治的台灣人民而言,與其他地方的多數人希望有一個穩定的未來有所不同的的是,他們反而希望能夠確保自己沒有未來,任何關於未來的傳言或構想,都讓台灣人民緊張,因為他們所想像的自己,是一群毫無決策影響力,且內部奸細無所不在的群體。所以,就算是對他們極其有利的安排,他們都會懷疑是對自己的出賣。

  經濟統合對台灣帶來的陰影,比對與大陸有領海爭議的鄰國更為厚大,因為那不只是結構上成為被制裁的對象。大陸對台灣的經濟讓利之所以更不能轉化為政治紅利,在於台灣人民感覺自己的命運更加不是操在自己的手中。台獨利用這樣的陰影,所以經濟統合反而造成了兩岸政治統合的障礙。
 
  政治統一終究是要仰賴政治意志、政治領導與政治手段,除非某一方的政治體系崩盤,否則沒有水到渠成的神話可以期盼,政治統合不會從天而降,帝國主義與依附他們的台獨也不會自己垮台。

  (中評社特約作者石之瑜,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