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梳理客家文化?這是個十分複雜的問題,本人僅從宏觀層面大致談一些思路,供大家參考。
本人以為,梳理客家文化,首先必須對客家文化進行分層。文化學界一般認為,任何一種文化體都可以分為物質、制度和精神三個層次結構。我們可以借用這種分層理論對客家文化進行具體分析。
我們先來看客家文化的物質文化層。客家文化的物質文化層,是指客家人所創造的生產生活方式及其歷史遺跡,如客家民居、客家飲食、客家服飾,還有一些生產方式如燒佘開荒、生產工具如水車、風車,生活用品如馬燈、蓑衣等。物質文化層是文化體的最淺層,它最為活躍,當然也最容易消失,它會隨時代的發展和生存環境的變遷而不斷更新,因此需要加以認真保護和發掘,以保存客家文化的歷史形態和載體。對物質文化層的保護,在民俗學上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值得大力進行產業化開發的內容。我們講的客家文化產業化,主要是指對客家文化物質文化層的開發和利用。
其次來說客家文化的制度文化層。客家文化的制度文化層,主要是指客家人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範、社會組織。它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行為規則,包括權利、義務和禁忌等的規定,集中表現為社會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等,如客家人修族譜、定族規、祭祀祖先、興辦私塾、包辦婚姻、童養媳等。許多學者認為,客家傳統文化的本質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封建文化,其基本核心是儒家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從時代發展的眼光來看,客家文化的這種封建性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其中的精華應當傳承與弘揚,而糟粕則是需要被揚棄的,這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舊道德、舊倫理需要被揚棄是同樣的道理。
再說客家文化的心理文化層。客家文化的心理文化層,是指客家人在社會實踐和社會活動中長期蘊化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道德觀念、思維方式等,它是客家文化的核心。客家文化的心理文化層本質上也還是傳統儒家倫理道德觀念,有許多需要揚棄的地方。但在心理文化層中,我們可以提煉出一些超越時代局限和階級局限的精神內涵,這種精神內涵具有永恒的價值,是一種文化體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支撐一種文化能夠持續發展的靈魂,我們可以把這種東西叫做“客家精神”。只要客家精神不死,客家文化就能夠傳承不滅並不斷發揚光大。
綜上所述,我們對客家文化有了一個總體的把握。可以看出,保護和傳承客家文化,是一項十分龐雜的艱巨工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既要強調對於客家物質文化層的保護、發掘和利用,運用現代經濟手段,打造各種具有客家特色的產業品牌,為提升客家民生福祉服務。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這只是淺層次的工作,而對於客家文化的制度文化層、心理文化層則必須要辯證的看待,要經過一番清理工作,做到去粗取精,以期實現客家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實現客家文化與現代文明的全面對接。只有這樣,客家文化才能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獲得新生。實現客家文化的創造性轉化是我們保護、傳承和弘揚客家文化的核心工程,是決定客家文化前途的關鍵所在。所有客家子弟都必須嚴肅思考這一問題。
三、大力推進“幸福客家”建設,實現客家文化的“轉型”與發展
應當承認,面對現代文明的不斷發展,特別是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客家文化的生存和發展正受到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我們還是先來看物質文化層面,以客家話、客家民居、客家山歌為例。當前客家話的傳承已經出現斷層。客家人中流傳有“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民諺,可見客家人對於自己文化傳統的珍視,但隨著現代經濟生活方式的推廣,傳統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模式逐漸被打破,更有不少客家年輕人長期在外,大多使用普通話等強勢語言,而客家話的使用則日漸生疏,其下一代更大多不會講客家話了。語言作為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如果使用客家母語的人群越來越少,對於客家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確實是一個危機。客家傳統民居形式也遭遇到現代化、城鎮化的巨大挑戰。客家土樓和圍龍屋曾經讓世界驚艶,但目前真正生活在這些傳統民居中的人群已越來越少。現存的客家土樓和圍龍屋除少數得到保護和修繕之外,大都已殘破不堪,面臨倒塌的危險。客家山歌延續《詩經》遺韵,曾是客家先民表達喜怒哀樂的重要載體,目前客家山歌雖然被搬上舞台而為世人知曉,但在客家地區會唱客家山歌的人卻越來越少。受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衝擊,客家文化的物質文化層已經受到嚴重消蝕,也威脅著客家文化的整體傳承。
在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層面,客家文化傳統也面臨著嚴峻挑戰。如前所述,由於客家文化本質上是一種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封建文化,其中的一些舊道德觀與舊價值觀都是落後於時代的,需要進行新的改造。如在客家文化傳統中過於強調家族的權威,而忽視個體的自由,婦女地位較為低下,有狹隘的小農意識,不重視商品經濟,封建迷信思想較重等。在制度文化層面,客家文化傳統確實需要以新的時代精神進行價值重建,揚棄過時的舊道德、舊倫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