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蘇貞昌的盲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2 00:32:20  


 
  蔡英文當了4年的民進黨主席,把民進黨從趴在地板上拉拔起來,但最後還是輸給馬英九那“最後一哩路”,她說的那番話,應該是幾個月來的思考心得,否則她不需要在美國的土地上,呼籲民進黨應該加強跟大陸互動,這種話傳回在台灣的蘇貞昌耳裡,恐怕不會太好受,因為蘇貞昌還把大陸看成只會使用修辭掩蓋問題的國家。

  蘇、蔡、謝將如何互動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民進黨內的三大巨頭,對大陸的看法各有千秋。如果要把他們以派別來分別的話,蘇貞昌算是“保守派”,他對大陸的看法還停留在只會製造“血汗工廠”的時代。而蔡英文應該算是“溫和派”,她從最反中的時代,走到呼籲民進黨要多和大陸互動的時代。謝長廷則是“親中派”,他應該是最清楚大陸的現狀,以及大陸想要什麼的“知中派”。

  民進黨三巨頭對大陸的三種態度,似乎讓人不得不聯想到擔任民進黨主席的人,在那個位置上好像都變得比較保守,過去除了許信良擔任黨主席敢提出“大膽西進”的主張之外,從來就沒有一個黨主席敢再說一次中國大陸的好話,這到底是位置的問題,還是民進黨結構的問題,實在值得思考。

  如果是位置的問題,那是每個擔任民進黨主席的人,都要明白的表態他是一個“反中派”,以明白的區分民進黨的“獨”,跟國民黨的“統”是有區別的,這樣才能守住最少四成支持民進黨的選票。

  如果是結構的問題,那麼顯然擔任民進黨主席的人,都會受制於黨的結構,為了平衡各派系的利益,民進黨主席必須偏保守,才不會得罪各派系。畢竟,民進黨主席只是黨內的一個“盟主”,不像國民黨採取的“父權制”,什麼事情都要黨主席說了算。

  從這樣的思考,也許可以理解想要打破民進黨主席對中國大陸的態度,恐怕是非常難的一件事。過去毛澤東可以採取“農村包圍都市”的戰略,把蔣介石趕到台灣,民進黨也曾採取“地方包圍中央”的戰略,把在台灣的國民黨趕下台。但是對民進黨主席而言,想要利用“地方包圍黨中央”,把黨主席趕下台,其實是無濟於事,因為新任的黨主席在位置和結構上,還是會逼得他不得不採取保守的策略。

  從這裡也可理解,蘇貞昌一直想要成立的“中國事務委員會”,為何計畫會從今年的9月拖到現在還沒個影子,甚至傳出未來成立後,蘇貞昌也想自己兼任主委,而不把位置讓給已經內定好的謝長廷。

  這應該不是蘇貞昌的本意,應該是民進黨內有一股“反謝”的力量在從中阻撓,讓“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成立給拖了下來。畢竟,謝長廷去過大陸訪問,他本來想借用訪問大的理由逼迫蘇貞昌把“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的位置讓給他,但就是因為謝長廷有這一種想法,反而成了反謝力量大聯合,阻礙了謝長廷擔任主委的機會。

  在2009年表態願意到大陸訪問的呂秀蓮,恐怕早已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她寧可選擇最晚去,也不願早去,而遭到民進黨同志的辱罵。

  再看看曾經表態願意訪問大陸的蘇貞昌、蔡英文、辜寬敏,也沒有一個人真正到大陸去,所以民進黨的本質和國民黨可是有著大大的不同,國民黨人到大陸參訪,在黨內講話就有力量;但民進黨的高層若沒盤算好就輕易登陸,他的後果不是遭事後清算,就是被劃清界線,以阻絕造成民進黨員訪問大陸的旋風,這就是民進黨高層的宿命,也是相當無奈的地方。

  從這裡來看,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的政治報告,雖然對民進黨已經採取相當大的態度轉向。但是不管他說的是“反對台獨”,或是“不主張台獨”,對民進黨來說都是一樣的,都是中共想把民進黨“獨”的旗幟給拆下來;但是“獨”已經成為民進黨的“神主牌”,民進黨主席就是要顧好這支“神主牌”,否則他就會變成民進黨共同的敵人,最後只有像許信良一樣被掃地出門。

  所以,不要懷疑為何蘇貞昌會變成“保守派”,蔡英文在下台以後才會變成“溫和派”,到處鼓勵民進黨員應該和大陸多加互動,也不要懷疑謝長廷這位“親中派”為何就是坐不上“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的位置。

  結構既然決定了民進黨的宿命,2016年的總統大選,三大巨頭誰最有可能出戰國民黨,當然還是最保守的蘇貞昌,蔡英文變溫和了,她再度出馬的機會也會減半,而謝長廷想都不要想,還是單純的到大陸多走走看看,也許他的心情會更愉快一些。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2年12月號,總第180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