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此種緣故,30年以來兩岸雙方實際上都產生了“維持現狀”亦即不動存量的要求,雖然各自對“現狀”的解釋有所不同。這不僅體現在兩岸當政者的政策層面,也體現在兩岸主流民意的認知層面。根據各種民調的資料,維持現狀顯然已經成為兩岸間最大的公約數,它既是緩衝局勢的回落點和增加回旋餘地的中間地帶,又是實現良性互動、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合理性基礎;它既是兩岸關係的資源存底和必備財富,又是改革兩岸關係的重要起點和平台。維持現狀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為彼此都認識到雙方關係中的存量不能輕易觸動、打破、推翻,而且由於存量過大且涉及面廣泛,對現狀的任何改動或改造都絕非輕而易舉之事,所以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思路不應該放置在改變現狀的基點上,而應該放置在從現狀出發向上、向前能夠做甚麼事的基點上。這在相當程度上意味著在存量改革的思路難以順利推進兩岸關係向前走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採取增量改革的新思路。
對於兩岸關係來講,增量改革的必要性在於:第一,存量改革激進而易於失去理性,過分強調存量容易導致對抗,打破現狀容易導致秩序喪失,徒增雙方的緊張和危機;第二,以“風險—收益”的有效成本計算所為我們提供的合理性,存量改革成本過高,幾乎使兩岸雙方無法輕鬆接受;增量改革則兩岸關係發展中各自付出代價最小、而有可能獲益最大的合理和合算的選擇,可以實現兩岸關係發展的“帕累托最優”。其可能性在於:第一,從積極方面看,“維持現狀”事實上已經構成了一個中間地帶,為增量改革創造出了足夠的進行空間和充分的條件。第二,大陸改革已經取得這方面的有益經驗,因而有其示範作用,台灣現代化過程中的經濟改革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增量改革,也有一些類似的經驗。第三,近年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已經出現不可逆轉的趨勢,雙方都有推動兩岸關係向前走的意願,雖然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在多數情況下雙方的政策互動是良性的,這就為增量改革預留了較大的空間。總之,增量改革能夠促使雙方產生更多的共同語言並著眼寬闊的未來,能夠促使兩岸關係進入新的境界,邁上新的台階。
一中框架是一中原則在和平發展階段的增量型概念
兩岸關係所具有的特點,說明其自身發展適用增量改革的思路;質言之,增量改革乃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合理路徑選擇。它是一種在過程上逐漸展開、在層次上有效遞進、在效果上不斷彰顯的漸進式改革;它可以在不引起重大動蕩、從而造成秩序喪失的狀態中有效達到的最終目標。只有在存量先不動的情況下,才能找到不斷進行增量改革的空間,並持續完善增量改革的步驟。當然,儘管增量改革意味著先維持現狀,存量不動,但它是動態的維持現狀,並不是原地踏步、靜止不動,而是要在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主動推進一些積極變化、進展和創新,不斷地尋找新的增長點,也就是不斷地擴張增量。具體而言,就是要在兩岸關係的既有存量旁邊不斷增加新的成分和新的因素,有意識地實現增量的向前伸展和匯集,形成最終的理想突破。
頗值注意的是,在近年來兩岸關係改善、呈現和平發展局面的情況下,大陸提出了一些增量型的概念,如一個中國框架、兩岸同屬一中及和平發展等,台灣學者提出的“一國三憲”、兩岸統合、“一中同表”以及兩岸一中,均應被認為是增量的概念,甚至包括民進黨人士謝長廷拋出的“憲法共識”,也有增量的內涵。顯然,這些概念在兩岸間引起很大反響,對兩岸關係的活潑化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也促使兩岸關係發展在路徑選擇上從存量部分走向增量部分。特別值得略加分析的是,一個中國框架是一個中國原則在和平發展階段的增量型概念,很好地處理了存量與增量的關係,它既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即保有一個中國原則這個最大的存量,又在此基礎上使容納和平發展內容的增量有所擴張,包容了對方的一些思考、方案中的有益成分,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變通性。此外,“一中三憲”雖然仍可在學理上商榷,但也不失為一個恰當處理存量與增量關係的例子,因為在其理論框架內“兩憲”是存量,“第三憲”是增量,既有存量,又有增量,重點是在增量上做文章,以開啓兩岸關係發展、政治協商的航道。除了理論上的創新之外,近年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也在更多地依賴增量改革的路徑選擇。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成果不斷累積,而且這種關係開始走向制度化和機制化,其客觀效果是使兩岸關係發展產生了新的增量。再有,雙方在默契中有意識地避免政策存量的對抗,如兩岸均以“九二共識”作為政治互動的基礎,強調“擱置爭議”,雙方策略地回避一個中國內涵,在存量間建立起某種模糊地帶。這實際上為增量改革預留了很大的空間,其結果是使兩岸的政策制定者能夠站到政策增量的新角度看待兩岸關係的整體面貌。今後,雙方應該弄清楚增量的方向和新的增長點在哪裡,以開拓性做法進行政策增量改革,並使兩岸的政策增量不斷產生交集並進行有效對接。
當然,從改革的最終狀態來講,以增量改革為兩岸關係發展的合理路徑選擇,有幾點值得注意:第一,一部分存量具有合理性和生存力,如兩岸均在法理上堅持的一個中國,是必須保留延續下去,甚至要加以擴張和進一步增長的,因為它們是增量改革的基石並要與新的增量成分共同構成結構性和組織性的增量。第二,增量改革的對象仍然是存量中的不合理部分,這些不合理部分以後必須加以改革、排除,因為它們是增量改革的直接障礙物。第三,對於兩岸關係來講,存在現實和將來雙方均無法產生交集的部分,其中在最終狀態下雙方無法產生交集的部分以後將本著妥協的立場加以化解、消融,因為它們間接影響著增量改革的進行速度並造成雙方關係的真空。第四,有一部分存量是不必去著意理會的,因為它們會因生命力的不足而自然消失,一些今天我們看來很困難的問題在以後也許並不需要花費大的功夫就化解了,變成不是問題的“問題”。總之,對於上述種種做法仍需要仔細甄別和處理,目前優先要做的乃是增加和存儲新的“增量”即兩岸關係中新的質與量,特別是發展新的體制性成分。增量改革的合理進行狀態和最終合理結果,是造成增量大於存量,新體制大於舊體制,新成分大於舊成分,造成新的有利的改革形勢。只有在出現了這樣一種局面時,才能在不發生動蕩失序的情況下保障改革終極目標的有效達成,也才能不致使舊有的存量阻礙兩岸關係的順利發展和與國家統一目標的掛鈎。
增量改革的優勢
與存量改革相比,增量改革有著它的優勢和特長:
第一,與存量改革的對抗性不同,增量改革具有融合性優勢。存量改革要打破、推翻存量,在兩岸之間這必然會使雙方進行存量的對抗,陷入不間斷的危機狀態、甚或最終走向戰爭。而以一中框架、兩岸同屬一中等為主推動的增量改革,與台灣方面的某些概念是可以融合的,並不排斥、反而兼收其中的合理性,以相互融合促使自身內涵的豐富和完善。
第二,與存量改革的激進性不同,增量改革具有漸進過程帶來的靈活性。如大陸對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的態度和處理方式的轉變,也是以增量改革思路解決問題的例子。現在,大陸方面宣示“只要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對於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均可通過雙方的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的解決”。這表明大陸的政策已經從過去的正面表述變成了負面表述,其間凸顯出不小程度的靈活性和變通性,正因為如此,台灣“國際空間”問題近來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第三,與存量改革的單一性不同,增量改革具有互動性優勢。存量改革是單方面的行為,很少考慮對方的立場,缺乏換位思考。而增量改革強調雙方的互動,注重彼此的感覺,依賴的是磨合過程。
第四,與存量改革的零和性不同,增量改革具有共贏性優勢。存量改革的對抗性必然帶來雙方“有你無我”的結局,而增量改革是你我共存,共同發展,從而實現共贏的局面。可以預見,隨著兩岸交流的增多與互信的增強,雙方能夠達成一致的議題會越來越多,兩岸關係發展中的增量也會不斷擴張。因而,議題商討、政治對話等本身就不僅是一個標誌雙方存在良性互動的過程,而更是一個共同推動兩岸關係領域進行增量改革的過程。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3年3月號,總第18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