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述論述可以看出,中東形勢一年半來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徵。北非地區的大規模動盪以及外部干預暫時告一段落,動盪的埃及作為阿拉伯國家的領頭羊,正在恢復元氣和固有影響。西亞的沙特領銜海灣六國和王權國家,在摩洛哥等國的呼應下,力圖在阿拉伯世界與西方國家之間左右逢源。北非地區另一個大國阿爾及利亞不僅頂住了動盪衝擊,近一年來局勢反而相對平靜,看上去相對超脫。可以說,在地區力量格局中,已經顯現為土耳其、伊朗、沙特、埃及、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等六大力量並存和互動的新時期。
這種格局將持續一段時間,但持續多久,某種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的外部影響。美國不會輕易攻擊伊朗但仍會加大層層“圍剿”力度,並尋找機會內外施壓顛覆伊朗政體和政權。對阿拉伯國家,預計美國在終結敘利亞政權之後,不論其局勢穩定與否,可能把注意力轉向下一批次的地區專制國家。如果沙特、巴林、卡塔爾等國家內部的民眾以民主的名義動作起來,即便這些王權國家一直緊忠心耿耿跟隨美國,但是美國依然可能順應“地區民主大潮”,順水推舟、推波助瀾,象拋棄突尼斯總統本.阿里、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一樣,拋棄美國認為一樣屬於專制、封建的王權首腦。在這個方面,美國順勢而為的實用主義特質早已暴露無遺。
下一個階段,美國的另一個關注焦點是土耳其以及其他地區國家宗教政治力量的發展動向。如果美國發現宗教政治力量向其期待的反方向發展,美國會採取新的壓制和打擊政策,而以色列將是配合美國此項政策的重要夥伴。土耳其是美國的鐵杆軍事盟國,正因如此美國,更不會容忍宗教勢力在土耳其國內坐大,並領銜地區宗教政治勢力發展。而美國乃至歐洲國家的這些舉動,無疑將繼續加劇伊斯蘭世界與西方基督教世界之間的對立,長遠來看,美國依然是得不償失。美國之所以屢屢碰壁而不改初衷,很大程度是因為美國國內的利益集團綁架和驅動使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