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6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目前全球經濟正深陷供應鏈斷裂的泥淖,經濟復甦舉步維艱,美西方對此難辭其咎。
全球各主要經濟機構對今年的世界經濟前景均不持樂觀態度,而“罪魁禍首”就是全球供應鏈的斷裂。例如世界銀行日前就預計今年全球經濟的增長率僅為1.7%,比去年6月的預測下調了1.3個百分點。世界貿易組織的預測也祗有2.3%,而此前的預測為3.3%。
本來全球經濟就由於疫情長期持續而舉步維艱,復甦進程受阻。去年俄烏衝突爆發,美西方對俄羅斯實施了前所未有的嚴厲制裁,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全球供應鏈的斷裂,由此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的時間比預期持續得更久,並在眾多國家推升了通脹的嚴重程度,一些國家甚至達到了惡性通貨膨脹的程度,物價飛漲成為去年年底前許多國家司空見慣的常態。
俄烏衝突發生後,美西方對俄羅斯實行了史無前例的制裁,不僅對俄羅斯政府官員等實施制裁,還將俄羅斯部分銀行排除在環球銀行間金融電信協會國際支付系統之外,凍結俄羅斯央行資產,禁止與俄羅斯央行交易,禁止向俄羅斯出售先進技術和特定技術,對俄羅斯飛機關閉領空,禁止所有對俄羅斯的投資等。隨著美國及歐洲對俄羅斯的制裁與封鎖,西方跨國公司也紛紛撤出俄羅斯市場。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制裁打破了既有的世界經濟體系,打亂了全球供應鏈。
以“全球糧倉”著稱的烏克蘭,也因此使得其正常的糧食出口被迫中斷,裝載糧食的船舶在黑海港口遲遲無法啟航,此舉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的糧食供應緊缺,導致一些糧食進口國糧價飛漲,老百姓怨聲載道。
IMF在報告中指出,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經濟前景變得更為黯淡,發達經濟體近期前景也是一片烏雲籠罩,而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於供應鏈斷裂所導致的。IMF警告稱,持續的供應中斷将使控制通脹的目標更難實現。
供應鏈問題也一直是美國總統拜登所面臨的棘手問題。拜登這兩年來一直在全力推動緩解這一問題,但顯然未能奏效。供應鏈斷裂的問題還蔓延到美國的農業領域和糧食生產,甚至造成聯合收割機 “一胎”難求。美國農民使用的大型設備所需要的各種零部件短缺,供應商們甚至需要去尋找十多年前生產的舊部件以滿足需求。美國不僅嚴禁本國企業對華出口高科技產品,還禁止荷蘭與日本對華出口光刻機,此舉引發了荷蘭相關企業的強烈不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