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方政府談綠色變 唯GDP發展觀痼疾難除
1、多省市要求退出試點 綠色GDP夭折預料之中
相比于官員口頭上和輿論渲染上的重視程度,綠色GDP進入政府决策和經濟事務的過程却是倍顯艱難。以2004年3月環保總局和統計局聯合啓動的《中國綠色GDP核算研究》項目爲例:儘管參加試點的地區先後公布了2004年的綠色GDP核算數據,但是,2005年的數據却遭到了統計局的否定,不僅遲遲沒有公布,而且預測會被無限期推遲公布。(廣州《信息時報》)
2005年綠色GDP核算至今尚未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參與綠色GDP試點工作的10省市,居然有不少省份要求退出試點。據介紹,與2004年相比,2005年的核算最重要的是增加了全國31個省市單獨核算內容。國家環保總局官員曾表態,環保總局一定會堅持到底,“就算只剩下一個省,我們也要把它算完。”但這一决心顯然在重重阻力下,難以變爲現實。(香港文匯報)
2、地方惟恐不利于政績 實施綠色GDP阻力極大
由于部分“地方諸侯”上書,要求不要公布核算結果,以及國家環保部門與統計部門的重大分歧,中國綠色GDP納入國民核算體系的戰略設計面臨破局。據悉,對于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已經完成的有關綠色GDP核算數據,一些地方諸侯非常敏感。環保總局的王金南表示,除了對綠色GDP的概念之爭之外,地方政府談綠色變的態度導致有關綠色GDP的年度報告被推遲。他說,個別省市還向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正式發函要求不要公布結果。(德國之聲網)
2006年9月7日發布的《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略窺一斑。報告上說,即使治理2004年當年産生的污染,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資約爲10800億元,占當年GDP的6.8%左右。同時每年還需另外花費治理運行成本2874億元,占當年GDP的1.80%。這帳一算,當年增長的財富减去治理當年的污染後,稍有富餘。污染的蓋子剛剛揭開一條縫,就看到了深不見底的大窟窿,難怪一些省份已經到了談“綠”色變的程度,直嚷著退出試點。(香港星島環球網)
2005年的綠色GDP核算污染損失和GDP扣减指數比2004年報告要更高,而報告的最大突破點,是附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污染損失GDP扣减情况統計表。如此公布開來,會使一些地區的經濟增長質量大大下降,無疑是對各地以犧牲環境爲代價換來GDP增速真相的大曝光,是對地方官員依然“唯GDP論”的無情批評。正因觸及到了一些地方官員的痛處,所以,“一些地方向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來函施壓”,要求不公布。(河北《燕趙都市報》)
由于“綠色GDP”意味著觀念的深刻轉變,一旦實施,人們心中的發展內涵與衡量標準就要隨之改變。“綠色GDP”之所以在中國受阻,就是因爲它會改變游戲規則,動了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特別是政績考核的“奶酪”。(北京《國際商報》)
3、環保最大阻礙在地方 綠色GDP推進過程漫長
中國“環境政策實施的最大障礙在地方”,因爲中國的地方環保部門在組織機構和財政上都隸屬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則認爲經濟發展比環境問題重要,地方環保部門在行政權力上比許多同級部門要弱。(北京《國際商報》)
據報道,2005年“綠色GDP”數據本應于今年3月發布,其中包括了對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42個部門的環境污染實物量、虛擬治理成本、環境退化成本進行的統計分析結果。但發布却拖延至今幷被無限期推遲。這說明,“綠色GDP”對于中國環境保護的導向意義誰都不懷疑,但其推進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香港《亞洲華爾街日報》)
“綠色GDP”項目的進退去留,或許正是一個試金石。是繼續探索、大膽創新,還是改弦更張、削足適履,這是個問題。而要將“綠色GDP”進行到底,毫無疑問,首先就必須斬斷“唯GDP論”的地方利益和政績推手。(河北《燕趙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