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力戰白色污染 “限塑令”能否封殺塑料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17 10:30:22  


 
三、塑料袋退市不可輕信 價格杠杆難撼消費習慣

1、價格杠杆挑戰消費習慣 限制塑料袋不現實
  近年來,國內一些有識之士紛紛呼籲“减少使用塑料袋”。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一些超市也相繼推出提供有償塑料袋的措施,但有償使用幷沒有得到民衆響應,消費者因不滿投訴商家的事件時有發生,“上帝們”生氣了,塑料袋是小事,影響生意是大事。爲此,大多數超市不得不在試行一段時間後被迫取消。“考慮到消費者已經形成了免費使用塑料袋的習慣,如果突然收費,很可能引發顧客的反感,從而影響客流量。”商家也顯得無奈。(湖南紅網)

  要想徹底丟掉多年來養成的生活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人認爲:“國家爲了環保出臺這個措施,非常必要。可要真做起來,困難還挺多。買件衣服可以不用塑料袋,一旦買個魚、蝦、肉的,不用塑料袋還真不行。而且,現在城市生活節奏這麽快,用菜籃子、布袋子做替代品只能針對少數退休在家的老年群體。總不能讓上班族平時在辦公桌底下放個菜籃子,下班後大家提著籃子擠公交車吧?”還有認爲,“在這些菜市場或者農貿市場裏,不可能去監督每個經營者是不是真的跟市民收費了。這决定了收費塑料袋的操作難度將會更大。” (浙江《現代金報》)

  因此,有償使用或少用塑料袋,遠不是一句話那麽簡單,“塑料袋是名副其實的方便袋,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爲人們習以爲常的一種生活方式。捨弃塑料袋看似一件小事,實際上它是人們生活方式的一場‘革命’,勢必給人們帶來陣痛”。(山東《大衆日報》)

2、“禁塑”應前移至生産環節 商家民衆方可齊心
  政府對于塑料袋的一紙通令,其實是試圖用經濟杠杆來撬動人們的消費習慣。但是,如果環境成本全由或大部分由消費者來承擔,而本該付費的商家却反而因此收益,這種成本與責任倒置的情况,肯定也有違政策的初衷。(北京《北京青年報》)

  其實,由流通環節收費抵制塑料袋,已經向消費者傳達了“少用”的信息,那麽要引起整個鏈條的注意,似乎更需要通過專項稅收將“限塑”及其他環保壓力前移至生産領域,抬高生産成本、治污成本,讓塑料袋尤其是不可降解的塑料袋遭遇産業結構的“排擠”,達到生産商不願意做(成本高、利潤低、市場萎縮),零售商不願意進(賣不出去),消費者不願意買(性價比低)的目的。(北京《北京商報》)

3、禁贈塑料袋治標不治本 關鍵在于回收力度
  還有人指出,塑料袋的使用不是罪魁禍首,缺乏良好的回收渠道和有效的垃圾處理方式等管理方式和手段方面的落後,才是造成“白色污染”的根本原因。(北京千龍網)

  對于使用“限塑令”的理由,許多人無一例外地抬出了“國際通行規則”的法寶。比如美國舊金山市、澳大利亞乃至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坦桑尼亞桑給巴爾等。不過,塑料製品的存在恐怕也有其理由。有關專家就指出,如果用其他材料替代塑料的使用,將可能對環境造成更大的破壞。因此,對于塑料袋的態度,需要更多的是“疏”而不是“堵”。

  這裏面同樣包含兩層含義。其一是加大塑料製品的回收力度。中國的廢舊塑料回收率只有百分之十幾,大大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其二是垃圾分類包裝。在發達國家,垃圾分類包裝是提高廢舊塑料回收率的重要手段,不少國家甚至立法對此强制執行。相比之下,在中國,絕大多數的垃圾分類處理都是有名而無實。這也是導致中國塑料垃圾回收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北京和訊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