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樂幷購匯源碰壁 反壟斷法初顯威力
1、拒絕可樂吃掉匯源 “中式”反壟斷審查引關注
經過漫長的等待,可口可樂幷購匯源果汁終于未能通過商務部的反壟斷審查,匯源掌門人朱新禮“賣猪”願望落空。3月18日,中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可口可樂公司收購匯源公司案將對競爭對手産生不利影響,因此商務部依法作出禁止此項收購的决定。隨著這張“紅牌”的出示,這樁社會高度關注的幷購案告一段落。此前,很多業內人士認爲,由于外資對中國直接投資减少,中國方面或許會對如此一筆巨大投資案開放綠燈。(北京中國經濟網)
可樂幷購匯源案之所以如此廣受關注,一是因爲這是中國自《反壟斷法》實施以來首個被否定的外資收購案;二是這一幷購案引起了人們對中國吸引外資政策會否發生重大變化的擔憂;三是反映了人們擔心金融危機下的中國會否拾起保護主義大旗。(上海《上海證券報》)
去年9月3日,可口可樂宣布通過旗下全資附屬公司以179.2億港元收購匯源全部已發行股本,折合每股約12.20港元。以匯源于去年9月1日停牌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4.14港元計,這一要約收購價有1.9倍的溢價。如該交易獲批,這將是外資在華最大一起幷購案,也是可口可樂歷史上金額第二大的收購交易。(北京《中國青年報》)
有專家認爲,可樂幷購案被否决意味著“中式”反壟斷審查可能出現三個新的動向:第一,除了威脅國家經濟安全的領域外,中國消費品行業的幷購可能因爲涉及更多的輿論關注而受到更嚴格的審查;第二、反壟斷理論正在突破傳統意識,即同行業幷購的概念,進而擴展至相近似行業的幷購,也就是說,如果可口可樂依據其原有的碳酸飲料市場的强大渠道優勢,將市場占有力量向果汁市場傳導,則仍有可能對現有果汁飲料企業産生排除、限制,同時威脅到其它中小企業在該領域的平等競爭權益;第三,中國反壟斷審查期限從資料報備齊全開始,因此商務部可以通過不斷追加要求企業備案資料來延長審查期。(北京和訊網)
2、反壟斷法初試啼聲 禁購匯源幷非貿易保護
去年8月1日起頒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旨在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爲,保護市場公平競爭。作爲負責企業幷購反壟斷審查的專門機構,商務部反壟斷局也于當月挂牌成立。可口可樂對匯源果汁的收購,成爲反壟斷法正式施行以來遇到的首起最引人注目的跨國幷購案,也被無數公衆視爲中國反壟斷法第一場大考。可以說,中國反壟斷法第一場大考有了答案,它實際上也就莊嚴宣布,對跨國公司來說,中國的反壟斷法幷不是花架子。(河北《燕趙都市報》)
實際上,不論是去年9月3日可口可樂當初宣布收購匯源,還是商務部此次否决這次幷購,都可說是事先毫無風聲。商務部3月16日曾表示,對可口可樂幷購匯源的反壟斷調查已完成第一階段的審查工作,正在進行第二階段的審查,反壟斷審查截止日期是3月20日。結果在3月18日就公布了審查結果,這多少也令人吃驚。此前商務部開始著手第一階段的審查,用去了近4個月時間。(上海《上海證券報》)
商務部經審查認定,根據《反壟斷法》第28條,如交易完成,可口可樂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碳酸軟飲料市場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綁銷售果汁飲料,或者設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條件,集中將限制果汁飲料市場競爭,導致消費者被迫接受更高價格、更少種類的産品:同時,由于既有品牌對市場進入的限制作用,潜在競爭難以消除該等限制競爭效果:此外,集中還擠壓了國內中小型果汁企業生存空間,給中國果汁飲料市場競爭格局造成不良影響。這是中國商務部第一次在進行“經營者集中”的審查時否决一項幷購的申請,因此備受外界矚目。(廣東《21世紀經濟報道》)
從反壟斷的立場出發,商務部此次否决幷購案幷不令人意外。統計數據顯示,匯源在純果汁市場的占有率爲46%,在中濃度果汁市場也占到了39.8%的市場份額,可謂毫無爭議的行業龍頭。而可口可樂旗下果汁品牌的市場占有率爲25.3%,若可口可樂收購成功,將占有果汁市場70%以上的市場份額,無論如何也擺脫不掉“影響或限制競爭”的壟斷陰影。本來,商務部也可以手下留情,以“限制通過”的方式批准此次幷購案,比如規定匯源的部分生産綫不能被收購。但從商務部一舉否决的姿態看,足見其對可口可樂雄厚的資本優勢以及淩厲圓熟的市場手腕芥蒂甚深,不得不謹慎從事以絕後患。(廣東《珠江晚報》)
3、事關壟斷、無關保護 中國吸引外資政策未改
可樂幷購匯源案以失敗告終,無疑會被曾經的反對者視作中國經濟民族主義的一次勝利,幷可能引發外資對中國市場貿易保護加大的擔憂。不過,基于反壟斷法的這一裁决,顯然不足以作爲中國受民間情緒影響而開始關閉國門的信號。(美國《僑報》)
而且,自《反壟斷法》實施以來,中國商務部收到40起經營者集中申報,依照法律規定立案審查了29起,已審結24起,其中無條件批准23起,對于1起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申報,商務部與申報方進行商談,申報方提出了减少排除限制競爭的解决方案幷作出承諾,商務部附加了减少集中對競爭不利影響的限制性條件批准了該項申報。由此可見,自去年8月反壟斷法實施以來,中國商務部禁止本次收購乃是首開先河,那麽所謂中國在外商投資領域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說法便明顯站不住脚。(北京中新網)
對于目前圍繞此起收購案的種種議論,有官方研究人士認爲,中國需要在此收購案結果公布後做好對國內外的解釋工作,告訴市場,這幷非意味著中國對符合條件的外資收購關閉大門,幷非中國要在外商投資方面搞貿易保護主義。在反壟斷方面,中國對各國企業一視同仁。(天津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