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平均工資”引爭議 劍指統計制度可信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9 06:50:06  


 
二、“不造假”成了遮羞布 統計部門忽悠人

1、統計數據注水嚴重 平均工資幷非具體工資

  就社會關于平均工資數據虛高的質疑,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解釋說:“平均工資是反映工資總體情况的指標,它自然不同于每一個人的具體工資水平。”有專家披露,以北京爲例,“職工工資”或有高達66%份額幷不在市民的腰包裏,此言一出,更使輿論沸騰。近日《中國保險報》的人士做出了一番統計,北京地區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20%,個人繳費比例8%;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7.5%,個人繳費比例2%;生育保險繳費比例爲0.6%,單位承擔;失業保險單位繳費比例2%,個人繳費比例1%;工傷保險按行業性質分爲0.6%、1.2%、2%三檔基準費率,只由單位承擔。以上合計,社保總負擔至少已占個人工資總額的42%左右,外加單位和個人各繳(扣)12%以內的住房公積金,“職工工資”裏面將有可能高達66%的份額幷不在市民的腰包裏。

  而剩下34%的“職工工資”,也還只是稅前收入,實際拿到市民手中的,可能僅僅爲統計數據的1/3。這縮水了2/3的實際收入與統計數據所存在的巨大反差,不得不令人質疑,如此統計,究竟是爲了什麽?因此,有不少專家認爲,所謂的平均工資幾乎沒有實際意義。(福建《東南快報》)


2、統計回避個體私營 暴露“選擇性統計”潜規則

  作爲被統計者,公衆總是對所謂的增長幅度“沒感覺”,也對數據的真實性存在疑慮。一位人保部專家曾坦陳,“目前我國有將近60%的城鎮雇員人數不在統計口徑裏面”。這樣的平均工資還能反映社會真實情况嗎?這樣的統計數據還能作爲政府决策的依據嗎?假設單獨去看平均工資統計數據所限定的範圍——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以及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經濟、港澳臺投資經濟單位,或許有其合理性,但是作爲一項冠以“全國”字樣,幷被廣泛采信的數據,公衆完全有權利要求國家統計局負起數據科學統計準確的責任來。(湖北《武漢晚報》)

  據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解釋,職工工資統計之所以沒有包括私營企業職工和城鎮個體工商戶,主要原因是“私營單位數量多、分布廣,新增、倒閉、轉産等變化頻繁,有些管理不規範,統計基礎薄弱,會計制度不健全”,等等,因而給建立私營單位工資統計制度帶來很大的難度。這樣的解釋不僅牽强,也很奇怪。事實上,到2007年時,全國年營業收入總額超過3億元的上規模民營企業已近3000家,這些企業普遍建立了科學嚴格的內部管理制度。試問,現行的工資統計制度範圍包括這些企業嗎?再試問,如果說因爲私營企業存在這樣那樣制度不健全的薄弱之處,無法進行“工資統計”,那麽,同樣是這些企業,他們的GDP能够統計出來嗎?能够統計準確嗎?如若私營企業的GDP統計不全、不准,那麽最後出來的那個GDP總數是否真實可信呢?(北京《中華工商時報》)

  也許是因爲統計工作過于艱巨,畢竟私企其量多如牛毛,其命却譬如朝露,小半年可能就有好幾輪的新增、轉産跟倒閉。又也許,是因爲艱苦地忙乎過後,統計出來的將是不爲人所喜、甚至是頗爲扎眼的數據。正如之前的報道所說,一旦將私企納入平均工資統計——而絕大部分私企的工資跟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外企什麽的根本沒法比,那麽新數據將較以往大幅降低,幾乎注定會是一個敏感而“不太漂亮”的數據。若要從根本上提高統計數據可信度,就要轉變刻意把一部分人排斥在外的選擇性統計“潜規則”,只有捅破了那層窗戶紙,民衆才會買賬,即使那時的數據不再那麽光鮮亮麗。(北京《北京商報》)


3、數據失真意料之中 統計制度改革開始邁步

  國家統計局政策法規司司長做客新華網時表示,“實際工資沒有漲,但平均工資漲了,這不能算是統計上的造假”。程子林說得不錯,現行的平均工資統計方法,的確算不上造假,之所以平均工資漲了,但許多人的實際工資未漲,是因爲“特別高的那個水平會明顯抬高總體平均水平”。看來,高層對統計中的“平均”問題早就知情,數據失真也在其意料之中,但既然知道現行的“平均數有缺陷”,而不加改進,還要對其“不造假”表示滿意,這顯然不是科學的統計態度。(上海東方網)

  在統計數字與社會現實的差异面前,我們是應該爲了統計數字的“喜人增長”而無視社會現實,還是應該爲了真實地反映社會現實,修正統計部門的計算口徑和方法?答案是明擺著的,只有真實的數據才能讓大家瞭解目前社會存在的真正問題,也才能爲正確的决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這樣真實的統計也許很難,但在失真和真實之間,統計部門其實沒有選擇。(北京《京華時報》)

  事實上,國家統計局已意識到現行統計制度的缺陷所在,對私營企業在崗職工收入進行摸底,研究如何開展個體戶工資統計,似乎可視爲著手工資統計制度改革的前期準備。在統計結果屢受質疑的情况下,今次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國家統計局竟然會在如此短時間內作出調整糾偏的决定。(廣東大洋網)

  而當加入私營企業職工和城鎮個體工商戶數據後,各地的在崗平均工資水平會整體下降,因爲普遍來講,目前私企和個體戶的工資收入與公務員、事業單位在職員工的工資水平有差距,尤其是私企內普通員工的工資收入,這種差距還有待政府通過增加醫療、教育、養老等全方位的社會保障措施來進行彌補。(北京中國經濟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