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正日親迎溫家寶 中朝鞏固傳統友誼
1、溫總首次出訪朝鮮 深化中朝友誼重要契機
10月4日到6日,當中國仍沉浸在60周年大慶的節日氣氛之中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朝鮮進行了為期3天的正式訪問。溫總此訪是對今年3月朝鮮總理金英日訪華的回訪,直接目的是紀念中朝建交60周年及出席“中朝友好年”活動。由於中朝關係特別是朝核問題的複雜敏感性,此訪受到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香港中評網)
行前,有中國媒體注意到,這是繼1991年李鵬總理訪朝以來,18年裡中國總理首訪朝鮮。其實另一個背景更具實際意義:自從2006年10月朝鮮進行首次核試驗3年來,這是中國高層首次訪朝,也是在今年5月朝鮮進行第二次核試驗並退出六方會談後,中國領導人首次高調訪朝。對於這個背景的內涵,再沒有人比金正日更能理解和體會的了,所以他一如既往地在“面子”上做足功課:親自接機;組織數十萬軍民夾道歡迎;陪同觀看他親自指示重排的歌劇《紅樓夢》;陪同出席中朝建交六十周年活動暨中朝友好年閉幕式,並觀看大型團體操《阿裡郎》;親自與溫總理舉行長時間的雙邊會談……在熱烈隆重的氛圍中,兩位領導人宣示了一個事實:中朝兩國間的友誼與友好合作關係沒有發生改變。(新加坡《聯合早報》)
朝鮮《勞動新聞》4日發表社論,熱烈歡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朝鮮,認為這次訪問將揭開朝中友誼的新篇章,極大地推動兩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發展。社論說,在迎接朝中建交60周年的喜慶日子裡,溫家寶總理來訪更使平壤沉浸在節日氣氛之中。這次訪問“無論從歷史還是政治重要性來看,都具有重大意義”,“充分反映了中國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朝中友誼”。除此之外,朝鮮各主要媒體也大量報道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朝鮮進行正式友好訪問的消息,並強調這次訪問是“進一步加強兩國人民之間傳統友誼、團結與合作關係的重要契機”。(韓國《東亞日報》)
2、金正日超規格接待 朝鮮唯一靠山還是中國
溫家寶的平壤之行,從一開始就出現了不尋常的信息:久未露面的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打破外交常規,親自到機場迎接不是國家元首的二把手(總理),並用一個罕見的擁抱為溫家寶的平壤之旅奠定了熱情的基調。另外還有數十萬平壤市民夾道歡迎,高呼“歡迎溫家寶”。有分析人士認為,金正日對溫家寶的高規格禮遇,顯示朝鮮對於中朝傳統友誼的重視。此舉也將提高外界對溫家寶訪朝成果、尤其是朝鮮重回六方會談的期待值。(香港《文匯報》)
這也是金正日自去年傳出健康異常消息後,第一次出現在外國媒體的鏡頭下。在此前,只有朝鮮官方媒體發布過關於他的圖像新聞。在向國際媒體證明自己身體健康的同時,金正日也毫不掩飾對北京的期待。因為朝鮮迫切需要中國的協助,以克服當前經濟危機並實現“2012年建設強盛大國”的目標。(廣東《羊城晚報》)
金正日如此厚待溫家寶,可能是因為在國際社會因核問題而加強對朝制裁和施壓力度的情況下,朝鮮再次認識到“唯一的靠山還是中國”。韓國政府的一位有關官員表示:“美國雖然宣布有意同朝鮮接觸,但卻提出了繁瑣的前提條件並不斷推遲確定日程,在這種情況下,朝鮮似乎更加意識到了中國是唯一可以反映朝鮮立場並為朝鮮辯護的國家。中國的對朝影響力現在比任何時候都大。”
一位外交消息人士表示:“部分中國官員認為,繼續幫助朝鮮是一種負擔,朝鮮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因此,朝鮮此舉也是因為這種危機感。”(韓國《朝鮮日報》)
3、溫總吊唁烈士陵園 釋放中國外交轉向信號
10月5日,溫家寶專程前往100公里外的檜倉郡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在中朝建交60周年和中朝友好年這個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時刻,代表祖國人民祭拜半個世紀前長眠於此地的中國軍人的英魂。“你們的鮮血灑在了異國他鄉,你們的偉大精神留給了全世界”,這是溫家寶在吊唁英烈們時緩緩說出的話語。(北京《人民日報》)
一直以來,中國的烈士沒有能夠享受共和國領袖們的吊唁和祭奠,至少是沒有公開的吊唁與祭奠。這也許是因為,國家領導人以國家的名義公開大規模地紀念這些為國捐軀的烈士,都或多或少地要觸及到某些敏感話題。而溫家寶卻在人們意想不到的時候,在敏感的朝鮮,在全世界眾目睽睽的時候,在百忙之中專程“代表全國人民”看望志願軍烈士。這是典型的“中國式”釋放信息,如同當年毛澤東邀請斯諾先生上天安門城樓一樣,如同當年的乒乓外交一樣,是需要全世界注意中國將要進行的某些政策調整。
聯繫到中國南海深陷危機,東海釣魚島為日本占領的現實環境,此次溫家寶吊唁為國捐軀的烈士們,釋放的信號就是:當年貧窮的中國可以為了朝鮮和自己的利益,敢於冒著極大的危險同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集團作戰對抗,敢於付出罕見的犧牲,那麼今天,中國不能無視自己的國家利益受到侵犯和侵害,為了國家利益、為了維護中國主權,中國人民敢於不怕犧牲、不惜犧牲,敢於像當年志願軍抗美援朝那樣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那些企圖搶占中國主權的國家和對手需要注意了,中國不會再沉默於受侵害,不會再忍氣吞聲。(廣東南方報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