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菅直人逃過一劫 地震掩蓋“政治地震”
1、日本強烈地震 給菅直人政權帶來轉機
大地震給日本造成巨大損失的同時對於菅直人來講也蘊含著轉機。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說過。“漢語中的危機是危險和機會的意思”。這對於岌岌可危的菅直人政權來講,百年一遇的大地震至少提供了一個展現執政能力,贏得國民信賴的絕佳機會。
素有“民主黨之鷹”之稱的前原誠司剛剛因為政治現金問題辭去外相職務。失去前原這個左膀右臂的輔佐,菅直人政權離垮塌更近了一步,熟料,菅直人自己也因政治獻金問題被曝光。11日上午,菅直人承認了自己收取政治捐款一事,但拒絕辭職。他收取了在日韓國人104萬元的政治捐款遠超前原的數次所受的25萬日元,前原辭職,而菅直人卻堅持執政,這本身給在野黨提供了很好的口實。其實,即便菅直人不被爆出政治獻金醜聞,其也難以度過“三月危機”。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就在11日下午日本決算委員會開會質詢時,百年一遇的地震發生了。這次大地震可能不可避免的改變當下日本的政治格局。(北京國際在線網)
大地震使得抗震救災成為主要矛盾,菅直人順理成章的成了核心,朝野各黨由以前的嗆聲、杯葛轉變為支持與合作。首相菅直人呼籲:“為了保護國民的生命財產,為了救助國家,請大家攜手合作。”自民黨總裁穀垣禎一表示“我們也會全力配合”,日本朝野政黨暫時進入政治休戰狀態。就目前來看,菅直人應對危機的做法還是可圈可點的,迅速調集10萬兵力進入災區展開救災行動,親自視察災區,菅直人稱,“到目前,已有至少1.2萬人獲救”這應該也是一個不錯的政績,其反應快速,指揮得當,給公眾的印象還是較好的。遭受大地震的衝擊,日本民眾更加團結,凝聚力更強,他們也期待首相能夠強有力的領導救災,全力以赴。在救災的過程中,菅直人可以將其執政能力發揮到最大,因為此時不但得到在野黨的配合,還有日本民眾的支持。
對於菅直人內閣來講,這次地震也給他們帶來外交上的轉機。去年,因為釣魚島撞船事件,中日關係跌入低谷,雖然11月份菅直人在橫濱與胡錦濤舉行了會談,單中日關係依然低迷。無論從官方還是民間,中日交流都沒有回到從前。然而,這次地震發生後,中國官方反應迅速,中國國務院總理及外長、防長相繼表示慰問,並表示做好了援助日本的準備。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政府13日上午決定,接受中國救援隊來日本救災的申請,這是日本政府迄今為止第一次接受中國的救災部隊”。同樣,俄羅斯、韓國等也紛紛表示邀援助日本,這對於菅直人來講是重整東亞外交的重要機會。可見,只要菅直人應對危機得當,重拾民眾信任,內政外交出現轉機,延續政權生命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廣東南方報業網)
2、考驗執政能力 菅直人內閣被批“最無能”
3月的政治獻金醜聞,讓風雨飄搖的菅直人政府面臨垮台。但是311特大地震,卻給菅直人一個“起死回生”的機會。地震讓全日本轉移了焦點——在抗震救災的大義名分下,反對黨減輕了對菅直人的政治指責。但災難之後的核黑幕,在核輻射面前的束手無策,都讓本已陷入災難的日本人民看不到修補創傷、重建家園的希望。在日本,民眾不時會把“最無能內閣”這一稱號送給現政府。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不能出色解決這場天災引發的危機,這一屆菅直人內閣可能也會被貼上“最無能內閣”的標簽,在危機過後黯然下台,並被集體問責。
分析認為,地震雖然延長了菅直人政府的壽命,但疲於應付的內閣,顯然對意外出現的核危機處置不當,菅直人內閣的軟弱表現,明顯沒有真正擔當起總指揮官的責任,連帶讓各省廳的大臣、官員等也都手足無措,各環節對策都慢了好幾拍。政府在這些問題上處理不力,都會成為在野黨攻擊菅直人的把柄,引起輿論的追究和日本民眾的不滿。目前,各界都對菅直人內閣對這次核洩漏事故反應的遲鈍非常驚訝。(上海東方網)
而菅直人在關鍵時刻把所有責任都推給東京電力公司,同時又不接受記者提問,只是向國民傳遞信息,這也大為丟分,政府的信任危機凸顯。還能否信任現內閣,無疑是目前最讓日本民眾為難的一點。救災離不開政府,但政府又無法讓人完全信任。一旦日本人停止相信政府所傳達的信息,那必然導致更巨大的災難。
如何緩解彌漫整個日本的核恐慌,如何高效及時地推進救援疏散工作,如何重拾民眾信任,這些都是菅直人面臨的頭疼問題。如果不能帶領受傷的日本及時走出困境,並在核危機處理方面交上出色答卷,菅直人將面臨或者立刻下台,選出臨時內閣代替;或者在短暫渡過難關後被問責下台的命運,這已是可預見的結局。(陝西《華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