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一南:民族精神與國家安全斷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4 16:20:53  



  自尊•自信•自強 

  一個失去自尊的民族,能不能維護自己的安全?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在公園門口懸掛“華人與狗不許入內”告示的時代,在國民被稱為“東亞病夫”的時代,失去自尊的同時失去安全從而任人宰割的切膚之痛,今天也沒有從中國人的記憶中消失。當大清王朝被迫簽訂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之時,一些官員不以割地賠款為恥,反以未讓列強使者走正門、而讓他們走了太監和傭人使用的偏門為樂,除了十足的“阿Q精神”之外,還談得上半點民族自尊、談得上以民族自尊維護民族安全嗎? 

  這反倒從另一個側面揭示:民族自尊從來不是養尊處優中的自我欣賞、自我陶醉與自我炫耀,而往往是在民族命運經受大挫折、前進之途充滿大艱難、生命集合體面臨大苦難時期的精神歷練與展示。對弱小民族來說,這種歷練和展示顯得尤為嚴酷。 

  西元70年,羅馬大軍攻佔耶路撒冷,大肆殺戮,倖存的猶太男女逃到地勢險峻的馬薩達城堡堅守。該城堡有儲存的糧食和淡水,易守難攻。旋即而至的一萬五千羅馬軍隊,對堅守在裏面的人們——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為967人——整整圍攻三年。西元73年4月15日馬薩達陷落前夕,猶太人決定集體自殺:“寧可為自由而死,不為奴隸而生。”他們抽籤選出十名勇士作為自殺執行者,隨後這十人再抽籤選出一人殺死其他九人。剩下最後一人的最後任務,是放火燒毀城堡然後自盡。第二天清晨,沖進城堡的羅馬人驚訝地發現沒有任何抵抗,面對的是一座給養依然充足但沒有一個生命的死城。 

  馬薩達陷落之後,該民族的足跡從迦南之地消失,開始千年流離失所。他們以這樣悲壯的自尊,上演了自己命運中最艱難的一幕。人類歷史發展至今,多少個民族在被其他民族征服、奴役和驅逐後整體消失了,而猶太民族沒有。這個民族失去家園一千多年而不潰散,在經歷亞述屠殺、羅馬屠殺、希特勒屠殺之後,最終仍然能夠聚攏為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以超強的民族自尊構成的強大精神底蘊,絕無此可能。這個民族的行為給什麼叫民族自尊下了一個不容置疑的定義:一個民族尊重自己,不向別人屈求的意識和習性。這種意識與習性完全不是崛起者和暴發戶的自我炫耀,完全不是失意者與落魄者的自我解脫,而是在最黑暗時刻和最低谷境遇中對自己命運的執著與堅守。如中國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所言:“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這就是民族自尊。有了民族自尊,才有民族自信,才有民族凝聚力,才有繁衍不息的民族生命力,才能最終實現民族自強。1935年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一文中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種自尊和自信不僅僅是語言,更是行動。新中國剛剛成立,朝鮮半島戰火燒到邊境,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抗美援朝中打出了新中國的自尊。全世界不知有多少人一直把中國人的愛好和平看作是軟弱可欺,任怎麼聲明也無法扭轉這一印象,朝鮮戰爭之後不用了。當毛澤東說“中國人民有這麼一條,和平是贊成的,戰爭也不怕,兩樣都可以幹”的時候,已經沒有人懷疑新中國捍衛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的決心了。民族自尊這時候才像一面旗幟那樣高高飄揚起來,成為捍衛國家安全的精神長城。 

  在耶路撒冷東南數十公里處,就是那座拔地而起、被兩千年歲月風化的馬薩達城堡。今天的遊客可以坐纜車上去,以色列學生則被要求沿古棧道一步步往上爬,然後像我們中國人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那樣說一句:我登上了馬薩達。以色列軍隊新兵入伍的第一課也是行軍到這裏憑弔,然後莊重默念出他們那段著名誓言:馬薩達再也不會陷落。 

  猶太民族尋到了自己的精神城堡,並以它作為捍衛安全的精神柱石。不乏輝煌也不乏苦難、進入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中華民族,可藉以為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