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軍報: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永遠不變的軍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03 10:43:38  


  中評社香港7月3日電/解放軍報今日刊發國防大學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撰寫的紀念建軍80周年特稿:“軍魂”史鑒。文章強調指出,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年的基本經驗和必然結論,是解放軍永遠不變的軍魂。 

  文章開篇明義的指出:党對軍隊絕對領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年的基本經驗和必然結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永遠不變的軍魂。“魂者,器物之統攝也”。一個“魂”字,生動深刻地勾畫出党絕對領導軍隊在我國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魂”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生命所系,無“魂”則無“命”;“魂”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立軍之本,無“魂”則無“本”;“魂”是軍隊建設發展的方向和動力源泉,無“魂”則迷“向”。堅持和發展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軍魂”思想,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黨應對來自各個方面挑戰、鞏固執政地位的重要前提,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永葆政治本色、永遠充滿活力的根本保證。我們必須堅持用党的創新理論武裝官兵頭腦,充分認識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歷史必然性和極端重要性,進一步鑄牢軍魂意識,始終保持和發揚聽党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傳統,忠實履行新世紀新階段黨賦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使命。 

  在艱辛探索中形成 

  文章指出,人民解放軍80年的光輝歷史,是與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党對軍隊絕對領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始終不變的軍魂。 

  在中國共產黨創立党絕對領導軍隊這一新的軍事領導制度之前,中國的軍權主要掌握在個人手裏。這是辛亥革命以來軍閥操縱控制政黨及政府、軍閥割據混戰的重要原因,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如何廢除軍閥政治(武人政治),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務之一。建立一套防止個人掌握兵權、政黨真正領導軍隊的制度,是反軍閥即反封建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最早嘗試建立這種制度的是在大革命時期的國民革命軍。

  1924年,孫中山在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政策的同時,決定參照蘇俄軍制成規,建立由國民黨直接控制的軍隊。中國共產黨參與了這一嶄新軍事領導制度的創立,許多共產黨人擔任國民革命軍的黨代表。這拉開了探索党領導軍隊這一新型軍事領導制度的序幕。毛澤東對此高度評價,他在1937年10月的一次談話中指出:“那時軍隊設立了黨代表和政治部,這種制度是中國歷史上沒有的,靠著這種制度使軍隊一新其面目。一九二七年以後的紅軍以至今日的八路軍,是繼承了這種制度而加以發展的。”但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後,這一新制度即被廢除,軍權重新落入個人手裏,這一由孫中山開啟的探索以失敗而告終結。 

  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在獨立開展武裝鬥爭過程中,繼續進行艱辛探索。南昌起義時,成立了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作為党領導起義的中心,在軍師兩級建立黨委,在團建立黨支部、黨總支等基層組織。這標誌著党領導軍隊的開始。但由於當時形勢的複雜性,黨對軍隊的領導存在著明顯缺陷:作為體現党的領導的前委實際上不能發揮“領導暴動的重心”作用,與各部隊在很大程度上是“友誼的協商”關係;党領導軍隊主要通過党的忠誠分子,而非各級黨組織;黨的基層組織主要建在團上,離部隊太遠,不能直接掌握部隊。毛澤東後來說,那時黨組織“完全沒有抓住士兵,即在葉挺部也還是每團只有一個支部,故經不起嚴重的考驗”。 

  1927年9月,毛澤東在帶領秋收起義部隊向羅霄山脈中段進軍途中,進行了建軍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三灣改編,第一次實行了班、排建立黨小組,連隊建立黨支部,營、團建立黨委的新制度,部隊的一切重大問題都要經過黨組織集體討論決定。這套制度的建立,標誌著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基本輪廓大致形成。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從舊軍隊脫胎而來的。在建軍初期,人們對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種新事物還難以接受。如舊軍隊是單一軍事主官個人說了算,而新制度是黨委、支部討論決定部隊重大問題,一些同志感到不適應。紅四軍內部對如何建軍的問題曾發生過嚴重分歧,以至在紅四軍建軍後的一年多時間裏,党的領導權“還不能絕對建立起來”。中共中央“九月來信”支持了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建軍思路。

  1929年12月召開的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通過了他起草的指導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即古田會議決議。決議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確定了党絕對領導軍隊的基本制度和措施,指出:党的指導機關是部隊領導的中樞,黨委不僅要領導党的建設和政治工作,保證黨的政治任務的實現,而且要領導軍事工作,從而確立了以黨委制為核心的党領導軍隊的體制。這標誌著党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軍魂”思想的形成。 

  在探索新的軍事領導制度的進程中,“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科學概念也相應地醞釀提出。最早使用這一概念的是毛澤東。1929年6月他在寫給林彪的信中明確提出“絕對的党領導”、党的“絕對的指揮權”。其後,1932年1月,總政治部給紅軍的一封信進一步明確指出:“提高並鞏固党在紅軍中的絕對領導”,是“目前紅軍中黨的最中心任務”。党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觀念,逐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官兵所自覺接受,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堅定信仰和建軍原則。 

  党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形成,是中國政治軍事制度的歷史性進步,實現了軍權由個人掌控向工人階級政黨組織領導的飛躍,使軍隊成為完成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從根本上剷除了軍閥政治生長的土壤,使中國擺脫了軍閥操縱政黨、政治的夢魘,也使中國人民解放軍這支以舊軍隊為基礎、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武裝成為完全新型的人民軍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