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院士:三峽南水北調工程影響生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7 11:10:23


 
  應設立長江漁業管理局

  《瞭望東方周刊》:面對這樣多的挑戰,您認為如何才能緩解長江水系的生態資源壓力?

  曹文宣:我建議休漁10年就是因為現在長江無魚可捕,捕撈的都是幼魚。休漁10年的提出,就是遵循“四大家魚”幼魚經過4年成長成熟後產卵繁殖的生長規律,經過兩個多世代的繁衍,10年之後魚類資源才能有效恢復。

  現在,我正是要考慮漁民的生存問題,專業漁民生活非常艱苦。許多“連家船”漁民祖孫三代生活在一條小船上,幾乎全部患有血吸蟲病,有病不能治,小孩沒法上學。據中國水產科學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信息與戰略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1年長江沿線各省市共有漁戶63334戶,人口總數280453人。

  十八大提出2020年要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這些漁民怎麼實現小康?只有轉產轉業上岸,身體較好的可以組織起來做漁業管理人員,給予穩定的住所與工作,為他們的孩子提供上學的條件,做到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才是長久之計。

  《瞭望東方周刊》:在您看來,在維護與修復長江生態系統方面,發達國家的哪些方法與策略值得我國借鑒?

  曹文宣:重要的就是要建立統一的流域漁業管理機構,不能各自為政,要統一管理,要敢於承擔責任。無論是污水排放,還是漁業資源的破壞,都要有人管理。

  中國不能完全學習國外。不過中國現有的電捕魚、“迷魂陣”捕魚的做法依照《漁業法》是早該禁止的。

  現在只能說要想緩解和改善長江水系的生態系統非常困難。修建眾多水電站大壩,對水域生態產生了嚴重的、叠加的、不可逆的影響。

  現在,國家對長江水系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很高,但是地方不能很好執行。需要把長江水系的魚類資源保護起來,真正做到漁民轉產轉業,對漁業資源科學管理。

  原來東海漁政局下面有個長江漁業管理會,東海漁政局並到海洋局後,就不能繼續管理長江了。所以,需要成立一個統一的長江漁業管理局,賦予較大的權力。

  此外,還要立法。雖然有《漁業法》和《水生野生動物管理條例》,還要建議對自然保護區立法保護。

  當然,現在長江面臨的不只是魚的問題,還有一些新的問題。比如挖沙,現在鄱陽湖、洞庭湖、長江到處都在挖沙,嚴重破壞了底栖動物的栖息地,致使河流生態系統的功能不斷喪失。挖沙是現在破壞長江生態系統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這很難制止。

  比如湖南省沅江市,最近把兩萬畝的洞庭湖水面用11億元的價錢賣給了挖沙老板。如果把湖底的沙子挖走,湖底的底栖動物就不能生存,這片水域就會變成一片死水。為了一些經濟利益,把國家的水域資源破壞掉,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