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嘉興桐鄉“互聯網+醫共體”的夢想觸手可及
http://www.CRNTT.com   2018-05-23 15:31:59


  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從石門鎮中心衛生院羔羊分院到桐鄉市第一人民醫院有20多公里的路程,5月20日70歲的糖尿病患者董應如用遠程診療連線就把這段路給“走”完了。通過“醫共體”建設,桐鄉今年初以來有近80人次基層患者通過視頻接受了縣(市)級、省級專家的遠程會診。

  嘉興日報報道,讓健康大數據“加速跑”,讓老百姓“少跑腿”,就是桐鄉“醫共體”建設的初衷和夢想。昨天,桐鄉市衛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自去年9月至今,該市在開展醫療服務共同體建設試點中始終把衛生信息化、互聯網技術放在重要的位置,並提出了“醫療信息化融入全領域,智慧醫療助推‘醫共體’建設”的設想。

  “在‘醫共體’建設試點中,我們將信息化作為建設重點和亮點,努力打造更便民、更接地氣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這位負責人表示,桐鄉“醫共體”建設充分利用健康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強化建設市域衛生專網、遠程診療網絡、各類智慧應用等,構建線上、線下閉環服務,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共享,“互聯網+醫共體”的夢想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醫共體”遠程診療將更豐富

  打破就醫空間限制

  “你好,沈醫生,真沒想到視頻診療這麼清晰……”通過“納裡醫生”平台,董應如在當地醫生的陪同下,接受了市一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沈諍的遠程會診。她特意晃了幾下攝像頭,數據傳輸良好,影像、聲音都非常清晰,就像是兩人“面對面”聊天一樣。

  儘管沈諍每周都會“下沉”到醫共體內的各個基層衛生院,但遇到緊急情況她也會經常採用視頻會診的形式跟患者見面。通過這次會診,沈諍通過“納裡醫生”APP仔細查看了患者的檢查報告,為其調整了部分用藥。

  互聯網不僅能夠拉近基層百姓跟桐鄉市級專家的距離,還能為桐鄉患者順利找到對口的省級專家。借助“醫共體”建設打造的省、縣(市)、鎮、村四級聯動的醫療服務體系,30歲的費曉燕就通過“納裡醫生”雲診室,接受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神經內科專家的遠程會診,省去了一次“跑腿”。專家在肯定桐鄉本地醫生診斷和同意現有治療方案的基礎上,提出讓她再接受一次前庭功能檢查的建議。由於桐鄉尚未開展該項檢查,該專家在線幫助其預約了邵逸夫醫院的前庭檢查項目,並為其赴杭州就醫開通了綠色通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