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阿根廷華人送子女回國上學忍受骨肉分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8 12:07:48  


  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據阿根廷網報道,阿根廷《民族報》報道了旅阿華人對於下一代人教育問題的關注。民族報採訪了一位經營超市生意的中國僑民陳太太。

  在陳太太的位於Montserrat區的超市中,陳太太不用起身離開收銀台,就可以面對著八個安全攝像頭的截屏圖像,一個中文和西班牙語的翻譯窗口,熟練地在她的電腦上玩著在線遊戲。陳太太今年34歲,談起兩個孩子,她指著一個音響設備邊上的橱櫃,那裡放著她孩子的相片。陳太太的先生帶著孩子們回了中國,但是很快會回來阿根廷。然而,她的五歲和七歲的孩子則將留在福建,和家人在一起。

  “我和孩子們彼此很思念,但是他們不會來阿根廷了。”陳太太說。陳太太的故事就像在阿根廷的許多中國移民一樣(根據官方資料,現在中國移民人數為12萬),一方面面對著工作和生存的壓力,一方面又擔心孩子在國外無法學習中國傳統語言和文化的問題。

  把很小的孩子送回祖籍國學習,這是居住在阿根廷的華人的一個特點。當小孩到了五歲以後,父母就會委托家中的親戚來負責孩子的教育。因為在阿根廷的華人有80%是福建籍,所以這些孩子都被送回了福建。從西方人的角度來看,這種習慣可能會產生爭議。但是中國人的社會集體觀是絕對完全的建立在這樣的一種傳統上。直到孩子到12歲,這些分隔地球兩端的家庭成員才會再次團聚,有可能是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也有可能是在福建。儘管許多情況下,這種團聚不會再發生,如同陳太太的情況一樣。 
 
  根據民族報的調查,這種非常複雜的決定有三個基本理由。第一,學習說寫中文必須要從孩子幼年開始打基礎,否則孩子很難將中文作為母語。此外,如果離開中國的學習環境,就無法在學習中國語言的過程中貫穿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由於很多移民並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會回到祖國,所以他們寧願自己孩子從初涉人生階段就開始了解和學習祖籍國的語言和文化。另外一個理由是,大部分接受調查的華人移民都認為阿根廷的教育質量比中國差。第三個理由是最根本的理由,這些華人移民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照顧孩子,因為他們習慣於把他們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因此,在阿根廷很少看到華人家庭中有6至10歲的孩子。

  那些無法或者不想把孩子送回中國委托親戚照顧的中國移民,則會借助阿根廷的公立或私立的教育機構,並且利用星期六把他們的孩子送到五所位於首都的中文學校學習。

  陳太太說,以前在福建家庭並不富裕,而現在在阿根廷收入則有所增加。陳太太是六七年前到的阿根廷。陳太太很難用西語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也不願意別人知道她的名字,因為害怕遭到黑幫的勒索和小偷的光臨。但是當她跟她的鄰居和客戶交流的時候,卻非常的和諧和愉快。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