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舊金山華人領取免費食物倒賣 華人褒貶不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04 08:19:03


 
  有人領取食物然後再倒賣,並不是什麼新聞。據當地媒體報道,早在幾年前,一些當地媒體就對此報道過。一些倒賣食物的人表示,由於經濟困難,她們沒有足夠的錢生活或者付房租,不得不通過領取免費食物的辦法來賺取薄利。

  當地教堂和慈善組織表示,她們懷疑這些領取食物者是有組織的,因為再每次分發食物時,都能看見熟悉的面孔。不過,當地慈善組織一位新聞發言人表示,這種行為終究是少數,更多領取食物的人是真正貧困的人。不過,當地窮人抱怨,每次排隊輪到他們領取食物時,食物已經沒有了。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很多在職的貧窮家庭靠美國政府分發的食物券維持生計,然而近年來,美國政府大力削減食物補貼開支,很多窮人要靠食物銀行和慈善組織才能勉強維持三餐溫飽。此外,美國國會未能就延長失業救濟問題達成共識,加上共和黨為減少開支而削減食物補貼,恐將更多的美國家庭推向挨餓的邊緣。

  所謂的免費食物,是政府的一項“補充食物計劃”,每月向低收入的長者,孕婦,產婦,母乳育嬰的婦女,以及6歲以下兒童派發一盒有美國農業部提供的30磅優質食物,包括金槍魚,米,芝士,面食和飲品。

  有華人認為,很多時,裡面的東西並不全部對老人家的胃口,其實可以只選自己所需的那一樣或幾樣,其它的可以退回。但老人們往往把這食物看成是自己的專利或是特權,即便自己不喜歡吃或吃不了,也會全數領回,他們會送人,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一時送不出去的新鮮果蔬,就會被扔掉。腦子活絡點的人,就會去變賣錢。甚至會認為這是一種無成本的生意,所以有重複領取的現象發生,無論是上述哪種行為,都是有違“補充食物計劃”精神的,重複領取更有欺騙成分。

  2012年香港媒體的一篇報道曾指出,一向為人詬病的重複領取免費食物及倒賣食物的現象,隨著“食物庫”(Food Bank)有關管理措施的出台,或許將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遏制,並能惠及更多真正有需要的市民。但因為管理上的漏洞,以前曾出現過重複領取食物的情況,甚至還發展到團夥性質的倒賣免費食物,影響很壞。為了杜絕這種現象,“食物庫”曾多次派出專員到倒賣食物處巡查,雖然沒收了不少被倒賣的食物,但無法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