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西班牙華人食品現安全隱憂 難覓家鄉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5 10:19:05  


  中評社香港10月15日電/據西班牙歐華網報道,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對於吃這件事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中國人的食物不單單只是為了充饑果腹,更是一代一代傳承著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對於旅居西班牙的華人來說,帶有家鄉味道的中國美食有著讓人無法抵抗的誘惑力。

  身體密碼決定中國胃

  正如一個哲人曾說過,食物是有關童年記憶和身份的認同。從你出生的那時起,就在你的身體中注入了一個特別的代碼。而人的味覺是一個鎖定系統,是對你童年經驗的一個鎖定,使得你沒法背叛你的故鄉。味覺是故鄉給出門人裝置的終身的味道識別系統,它是故鄉物產與人文靈魂深處的重合,帶著這個系統它像防火牆一樣的自覺抵制他鄉介入心靈的最深處。這樣不論你走到哪裡,這個身體密碼都會跟隨著,哪怕你吃過全世界的美食,但是你仍然有一個中國人的胃。

  這樣的味覺和與生俱來的身體代碼在變成一種需求的同時,滿足這種需要的商業模式也就慢慢形成。從90年代初到現在,每個華人生活的西班牙城市就會找到一家或者幾家專門做中國菜的餐館和出售中國食物的貨行。無論你是北方人,還是上海人,無論你來自重慶還是青田,都會在西班牙找到家鄉口味的小吃和零食。

  可是最近幾年,旅西華人專屬的美食情結卻受到接連的衝擊。在西班牙的中國貨行出售過期食品的案例屢見不鮮,一批批熱愛中國美食的僑胞大呼傷心……

  難以放心的傳統食品

  上個星期,僑胞老張一個多年的老朋友來西班牙旅遊。一連幾天都吃西班牙餐,朋友的胃口變得很差。老張打算請朋友去中餐館換換胃口,可朋友覺得下館子太花錢,不如在家里做幾個地道的中國菜。隨即,老張在菜場買了雞鴨魚肉,又去中國貨行買了些時令蔬菜,最後還買了兩盒醬鴨頭和涼拌鳳爪做下酒菜。餐桌上,兄弟二人相談甚歡,老張說,雖然人在海外,但是國內能吃到的東西,這邊基本上又能買到,比如什麼鬆花蛋、鹹鴨蛋、青田小餅啊,包子餃子粽子月餅,還有各式零食和鹹菜。說著老張指著桌上的鴨頭和鳳爪說:“你看看這些我都是在中國貨行買的。”朋友夾了一口鳳爪放在嘴里,臉色立刻大變。原來這鳳爪已經變了味,雖然用了大量的調味料和醋來掩蓋,但仍舊掩飾不住其腐敗的味道。

  老張連忙找來了包裝盒子查看,過期時間卻是兩天以後。

  來自湖南的小李夫婦對辛辣口味有著與生俱來的好感,前幾天他們從住的小城鎮到馬德里進貨,在貨行無意中看到一個麻辣味道的豆腐幹,隨即買了好幾包,回家解饞。當天晚上,小李打開的一袋麻辣豆腐幹吃了起來,豆幹的味道很是模糊,但濃郁的辣味讓小李興趣大增。一會兒工夫,買回來的豆幹都被吃光了。

  當天晚上,陣陣腹痛把小李從夢中驚醒,整個晚上,他在臥室和衛生間往返數次。第二天一早,他被折騰得身心俱疲,請假去看了醫生。細心的妻子覺得小李的病生得怪異,便從垃圾筒里找出麻辣豆幹的包裝袋,發現豆幹已經超過保質期3個多月了。因為路途遙遠,小李夫婦並沒有回去找貨行的老板理論,而這個事情卻讓他們非常傷心。

  事後小李告訴記者,身在西班牙,想吃點家鄉的口味是人之常情,哪怕價格貴一點,作為消費者也能接受。但是商家不能因為利益而出售過期食品。這樣不但對消費者的身體造成了傷害,同時更傷了消費者的心。他搞不懂,為什麼華人要欺騙華人呢?

  網友爆料食品危機

  前不久,在西班牙華人最關注的西華論壇,一個名叫SALAMI的網友發了一篇名為《無良奸商,苦命娃》的帖子。泡椒鳳爪是網友SALAMI的丈夫最鐘愛的零食,因為正好有一個朋友去進貨,SALAMI便讓朋友順便買了幾包。可是吃的時候,他們發現除了奇辣之外,感覺味道怪怪的。無意中看了下保質期,夫妻二人嚇了一跳。該產品的保質期只有六個月,可是寫著保質期的位置卻有兩串數字。下面是淺黑色的日期,寫著2011年7月,上面還印著一個更加清晰的字樣12/05/2012。無論按照哪個日期計算,該食物都已經過期了。當天下午,SALAMI的先生在上班時忽然留起了鼻血,當時夫妻二人還以為是天氣燥熱所致。可後來,再與表姐談論買到過期泡椒鳳爪時,SALAMI才知道,身體健康的表姐夫也在吃了這種過期鳳爪後,開始流鼻血。

  在帖子的最後,該網友寫道“這次我們買了三包,全是過期的,如果過期一個禮拜一個月也就算了,這樣過期又重新印日期,也太坑爹了。雖然現在經濟危機錢不好賺,也不帶這麼坑爹的啊,既然快過期了,就早點便宜點處理掉,可以跟買的人直接說了,我們買個過期7個月的,居然還是那個價。”

  這篇披露過期食品的帖子引起了不少熱心網友的關注,大家在譴責無良奸商的同時,也講述自己上當受騙的經過。還有網友爆料,說有些黑心的貨行為了減少損失,專門雇人偷偷改寫商品的過期時間。

  在採訪中,有不少僑民表示,今後去買中國貨一定要多個心眼,仔細分辨生產日期。還有少部分人說,聽了很多關於過期食品的事,除了買些地道的中國菜之外,不太敢買其他零食了。而更多僑胞表示出了自己的擔憂,中國貨行的主要消費者是僑胞,如果不良的商家連唯一的購買者都欺騙,那我們該去哪裡買家鄉的美食和小吃呢?

  在西班牙強大的食品監督的機制下,絕大多數華人食品銷售商是奉公守法的。然而這一部分出售過期貶值食品的不良商家對整個行業的破壞性卻是致命的,這種傷害是雙向的,受害的不僅僅是無辜的僑胞,還有商家自己。開店賣貨,賺錢是理所當然。但是請不要在出售商品的同時,也出售了自己的良心和誠信。“誠信無欺”才是贏得市場和創造理論的有力法寶,靠著坑蒙拐騙賺沒昧心錢是喪盡天良,為全體僑胞所不恥的惡劣行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