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3日電/據福建日報報導,大寒剛過,氣溫驟降,大山深處的福安市鬆羅鄉飄起了雪花,村裡的老人又拿出過冬“神器”——竹火籠。
竹火籠,古稱熏籠,其歷史可追溯到漢代,稱得上是寒冬裡的溫暖守護。《清稗類鈔》這樣記載:冬日,人皆攜一火籠,以竹編為籠,內置火鉢。
福安竹火籠主要由篾編竹體與陶鉢內膽兩部分組成。陶鉢內膽取料講究,是由山黃土與海黑泥按一定比例相互糅合燒制而成。其工序嚴謹,有很好的聚熱性,樣式精巧;竹體主要選用老毛竹,因其竹皮柔韌富有彈性,彎曲時不易折斷,且竹節間距長,更易於製作和儲存。
福安洋西竹火籠編制技藝作為代表性傳承手工藝,2018年被收錄於民間工藝紀錄片《絲路百工》;翌年,被列入福安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做工講究,曾遠銷國外
一條板櫈、一條圍裙、一把篾刀,年過六旬的沈瑞光扛著清早進山砍回來的毛竹,在自家門口忙乎起來。
只見他手法乾脆利落,不需要尺子丈量,一根完整的毛竹轉眼就變成了粗細、長短各異的篾片、篾絲。一條條竹篾先用圓口編織法重叠散開,互相織成一個圓。再將較短的竹篾向內扣,較大的竹篾向下壓,用一根長約一米的細篾箍緊鉢體。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沈瑞光邊做邊和路過的鄰居嘮家常,無需全程盯著手看。
沈瑞光18歲起跟著父親學做竹火籠,一幹就是幾十年,手法嫻熟。“鋸竹、削節、刮青、破竹、劈篾、刮篾、編織,竹體製作這7個步驟有講究,純手工完成,不下苦功夫,肯定做不來。”他說。
竹火籠製作,慢工出細活,即使是有著多年經驗的沈瑞光,一天也只能完成三四個,能堅守到今天實屬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