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俄軍事合作由技術合作取代武器買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06 10:26:33  



  熊猫棕熊還會長期携手

  今年3月,胡錦濤赴俄羅斯參加“中國文化年”,與普京同台上場講演時,舞台背景出現了俄方精心設計的有象征意義的動物圖案——一對可愛的熊猫和棕熊携手共進。由這兩種標志性動物所寓意的中俄夥伴關系,受到目前世界大勢的左右,還是會趨向更加親密,軍事合作的一些障礙通過雙方顧全大局幷努力想辦法,還是能够得到克服。

  如今中俄之間早已沒有了當年中蘇那種共同信仰和理想維系的關系,合作都是出于各自的國家戰略利益。蘇聯瓦解後俄羅斯地位嚴重削弱,北約東擴和獨聯體內的離心對其一直構成最大威脅,于是又把中國視爲最重要的戰略夥伴,自90年代起的大規模對華軍售也是以此爲前提。中國在冷戰結束後已經逐步上升爲美國頭號打壓的目標,中日關系也El益複雜化,對歐盟又無法建立軍事合作關系,在全球範圍內可尋的真正有實力、有資格的戰略合作夥伴,只剩下了俄羅斯。

  出于這種利益關系的背景,當年在蘇聯以反共禁共爲標榜的葉利欽,在90年代反而成了中國的最好朋友。他在1996年訪華時以空前友好的姿態私下說明,是自己下令對華出售了過去向任何國家都沒有賣過的最新型Su一30型戰鬥機(亦可兼作戰鬥轟炸機)。葉利欽還大力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使中俄及中亞五國有了軍事上的合作關系。從1999年科索沃戰爭起,俄羅斯又一再希望吸引中國加入軍事聯盟,特別是在俄阿西方關系出現緊張背景下屢屢表達出這種願望。近來伊朗在面對美國采取軍事打擊的威脅時,也一再提出想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其實是想托庇于中俄的軍事保護之下。中國出于和平崛起的目標,不想與美國爲首的西方處于公然對立的狀態,對伊朗的要求和俄羅斯的結盟希望都沒有答應,不過加强合作當是應有之義。

  從曆史、文化和戰略地緣的角度看,歐美對俄羅斯的對立將長期難以消除,一個走向複興的俄羅斯同西方利益肯定要發生沖突。蘇聯瓦解後,俄國人縱然放弃了西方視爲洪水猛獸的共産主義信仰,傳統的東正教也被天主教和新教視爲异端、“鄉巴佬”和“野蠻人的宗教”。一向有著尊大心態的俄羅斯人,對强大的蘇聯瓦解也有著嚴重的失落感,不能忍受美國一超獨霸。不過如今的俄羅斯實力,已遠不足以同西方抗衡。以國民生産總值而論,去年俄羅斯靠石油升價才剛剛突破1萬億美元,美國却有12萬億美元,西歐的總量也在10萬億美元以上。找到國民生産總值在去年已達到2.6萬億美元的中國作爲夥伴,俄羅斯才有對西方叫板的實力。對于俄內部叫嚷“中國威脅”的少數政團和媒體,俄官方和主流輿論還一直不以爲然,看來也不能形成大氣候。

  從90年代後期至今,北約實行的東擴一再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加上前年獨聯體內的“橙色革命”,都惡化了普京政府同西方的關系。今年上半年美國在波蘭和捷克籌建反導彈防禦系統,引起俄羅斯在軍事上的强烈反應,甚至宣布廢除蘇聯末期簽訂的限制常規武器條約。對俄羅斯傳統的武器市場,最近美國也直接出面進行爭奪。去年,印度提出在十年內要爲空軍換裝,需要采購價值60億美元的126架戰鬥機,幷表示不再專門屬意于傳統的俄制裝備而是面向世界招標。美國便打破常例,提出願出售F一18戰鬥機給印度,以改變那里幾十年蘇俄制品的壟斷地位。作爲對印度的警告,俄羅斯對印武器銷售和技術轉讓方面都采取了一點報複措施。這一傳統的最大軍售市場受到沖擊,也會使俄方更重視中國這個最大的軍火主顧。

  從中國下一步發展軍事技術的需求來看,尋求同俄羅斯加强合作也顯得尤爲重要。自2003年以後,法國、德國曾連續兩年努力推動歐盟對華解除軍品禁售規定,中國曾一度對此抱有較大希望,希望能實現軍購渠道多樣化,改變俄羅斯所持的“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心態。然而自去年以來,隨著德國、法國大選後執政者政治傾向變化,推動歐盟對華軍售解禁的動力又已大减,不僅近期不能指望買西歐武器,高端技術引進的限制也大大增加。究其原因,除了美國繼續保持壓力外,中國崛起所帶來的“威脅論”在歐盟也産生了一定的影響。雖然中歐之間不存在現實的安全利益沖突,然而充斥世界各地市場的“中國制造”,也已經使西歐工商界感到有些不快。中國下一步的科技强軍,有力的合作夥伴也只能是俄羅斯,軍貿和能源仍將是中俄兩國加强關系的重要紐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