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經濟利益的軍事需要
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全球一體化已經提高了中國對國外能源的依賴,同樣中國也必須進入國際市場以保持自己的繁榮。這也促進了中國必須制定一個更加積極的海外政策,這項政策有可能最終要求新的軍事任務。到目前爲止,中國領導人一直在强調和平發展和不利用武力追求國家利益。如果該政策得以繼續,那麽中國空軍最有可能面臨的新任務將是如何提高戰略運輸能力,這樣才能支持中國在國際維和、灾難救助和從沖突地區撤出公民等活動中發揮重大作用。如果對資源沖突采取更富進攻性的手段,那麽就可能需要一支具有執行遠征能力的空軍力量。桑德斯和科沃姆承認對于中國來說這種可能性不大。
國防與民用工業的平衡
中國政府會很在意對空軍能力投資後獲得的回報與將同一資源投入其他領域後回報的比較。中國領導人很明顯對“將國防開支與經濟發展保持一個適當的比率”非常關心;2006年度的中國國防白皮書提倡“國防事業與國家經濟協調發展”。不過,國防工業在某些情况下對民用工業也會有促進作用,這時政府就會支持一些附加的軍事支出(特別是技術研究)。中國政府也可能將國防開支的增長看作是有助于軍隊忠誠于黨的一種手段,如近年來國防開支的迅速增長主要是用于提高軍人工資和改善生活條件。
各軍種之間的平衡
中國空軍未來的規模將取决于空軍力量能够在解放軍的總體能力提升上所發揮的相對作用。長期以來,中國空軍的首要任務都是防空,對地面部隊提供支援是第二任務。防空任務需要飛機與陸基防空設施緊密協同。中國空軍還從來沒有真正爲地面部隊提供過緊密空中支援,其現階段很可能僅具備通過單純的轟炸和封鎖支持地面作戰的能力。
2004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對中國空軍的描述是——“保護中國的領空安全”,“空軍力量已經逐步從國土防空型,轉變到可同時執行進攻性和防禦性行動”。白皮書還强調“新型戰鬥機、防空武器和反導武器的發展”,幷突出訓練“以提高空軍在作戰中的能力,如空中打擊、防空、信息戰、預警與偵察、戰略機動性和綜合支援”。2006年度的國防白皮書重複了解放軍空軍努力加速其“從國土防空轉變到既可以展開進攻性行動也可以進行防禦性行動”,幷且提高“其在空中打擊、防空與導彈防禦、預警與偵察和戰略投射等方面的能力”。白皮書和其他解放軍理論文獻還揭示,防空任務目前被認爲是一項綜合性任務,它使進攻性行動和防禦性行動逐漸一體化。對進攻性行動、空中打擊及戰略機動性的(加上解放軍廣泛强調的聯合作戰和聯合戰役)强調意味著對地面部隊的支援已經獲得優先地位。2004年度的國防白皮書提出,“對海軍、空軍和二炮部隊優先發展”,這也意味著要對空軍建設投入大量資金。不過,陸軍官員在解放軍中仍然占主導影響,因此兵種思考上的局限性很可能會繼續影響資源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