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全球大戰略:本土爲中心,東亞與歐洲爲兩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19 10:46:29  


 
  大部署:本土爲中心,東亞和歐洲爲兩翼

  據美方稱,格里利堡和範登堡空軍基地的導彈攔截系統現已開始嚴密監控、跟踪全球導彈的發射情况及其軌迹,保護美國本土免遭襲擊。太平洋總部所轄的“宙斯盾”海上防衛系統也已部署到西太平洋的日本海水域,構成導彈防禦系統的海上防綫。後續的陸基和海基導彈攔截系統的建設以及導彈預警衛星、預警雷達系統和指揮控制系統的升級更新都在加緊進行之中。 

  美國軍方稱,爲了提高攔截成功率,必須采取“多層次防禦”,即在敵方導彈發射初始階段、中間飛行階段和最後階段地點都部署攔截導彈。爲此,美國尋求在歐洲盟國境內部署反導系統的基地。如果美國在波蘭和捷克順利建起攔截基地和雷達基地,其導彈防禦系統就基本形成了以美國本土爲中心,以東亞和歐洲爲兩翼的全球部署格局。 

  大隱患:海外反導影響深遠 

  雖然美國尋求海外反導基地的理由是爲了防止朝鮮和伊朗的導彈襲擊,但其現有的部署格局完全是針對俄羅斯和中國的導彈攻擊軌迹的,這也是此次在東歐部署引起俄羅斯强烈反對的原因。雖然,美俄在反導問題上的激烈爭執尚不至于引發新一輪“冷戰”,但美國在反導問題上的所作所爲將對國際戰略格局産生深遠的影響。 

  第一,損害大國間的戰略穩定。美國建立導彈防禦系統的目的是多重的,但這一系統率先在抵近俄羅斯和中國的戰略地緣區部署,其指向昭然若揭,破壞了大國間業已存在的戰略穩定態勢。雖然俄、中都無意對美發動戰略性攻擊,也無意與美展開新一輪的軍備競賽,但美國追求“能打別人而不能被打”的絕對安全,其結果是增加了別國的不安全感,大國間的戰略競爭勢必加劇。同時,這還將給大國間的政治互信帶來陰影,幷將影響大國間在諸多國際事務和地區問題上的合作,從而給全球戰略穩定造成隱患。 

  第二,沖擊地區安全。美國導彈防禦系統在海外的部署,加劇了地區國家間關系的複雜化,從而影響地區安全。在亞太地區,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爲日本提升軍力,走向軍事大國提供了又一途徑,却增加了地區內其他國家的疑慮。美國還千方百計通過售台武器企圖將台灣納入其導彈防禦系統,這將導致海峽兩岸軍事力量的失衡,助長“台獨”勢力的冒險,危及地區和平。在歐洲,美國的部署計劃不僅造成了美俄關系的緊張,也使許多歐洲國家深感不安,甚至造成了歐盟國家間的裂痕。 

  第三,影響有關國家的內部穩定。美國導彈防禦系統是個龐大的體系,投入大,技術難點多,因此,美國廣泛動員其盟國,特別是擁有技術和財力優勢的盟國加入研發。除了上述加入或擬加入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的國家外,澳大利亞、以色列、英國等國也參與了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的研發,美國還拉攏印度等國家參與某些項目的合作。但對于這樣一項耗資巨大,成效難斷的長期性工程,其戰略上的敏感性大于其可能帶來的安全感,且分享技術的代價是國家安全受制于美國。因此,是否參與美國反導系統往往成爲有關國家內部爭執不休的問題,甚至導致內部紛爭。 

  第四,增加美對外政策的進攻性。美國在繼續保持和强化包括進攻性戰略武器在內的軍事優勢的同時,加緊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就是想一手拿著“銳不可當”的矛,一手握著“堅不可摧”的盾。顯然,其戰略目標遠遠大于其戰略能力,是不可能實現的。但這個由美國軍工複合體——國防决策部門、軍工企業與國會利益集團共同編造出來的“矛”與“盾”的夢想可以蒙蔽美國內的納稅人爲這一吸錢的“黑洞”掏腰包。而“矛”與“盾”的鑄造過程不僅會給軍工複合體帶來滾滾財源,更會刺激他們把美國妄想成“超人”,在對外政策上更加咄咄逼人,富有進攻性。(作者:任向群——中國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研究員  來源:人民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