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軍新核潛艇出事 美國全程跟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12 14:33:35  


9日,發生事故的俄K152核潛艇在救援船只的護衛下,返回了臨時駐地。
  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電/11月8日,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一艘核潛艇發生致命災難,導致20名官兵和專家慘死,另有至少21人受傷。事故發生後,俄軍方對事故細節語焉不詳,但它卻引起了國際軍事觀察家的高度重視,紛紛就可能的原因和對俄海軍的影響發表看法。
 
  海試時出事故放射性指標正常

  俄新社報道,11月8日,俄海軍司令助理伊戈爾·德加洛上校證實,俄海軍太平洋艦隊一艘核潛艇當天在例行海試時發生事故,造成20人死亡,另有至少21人受傷。另據俄羅斯國家電視台11月8日報道,發生事故的核潛艇已經返回海參崴附近的大卡緬軍事基地。俄官員也證實,這次災難導致14名技術人員和6名官兵遇難。9日最新消息,導致人員喪生的原因,是消防系統氟利昂冷卻劑洩漏。

  發生事故的核潛艇據說是即將配備給太平洋艦隊的“最新型號”。因為事發當天要進行海上系統測試和科目演練,所以總計有208人登艇,包括81名現役官兵和潛艇生產廠家的專家及技術人員。“意外是由潛艇上的消防系統突然啓動引發的,”德加洛上校透露:“當場造成20名官兵和專家死亡,21名官兵和技術人員不同程度受傷。幸運的是,潛艇本身沒有受到太大損害,事故發生在艇首,而核反應堆位於艇中部,所以核反應堆工作正常,潛艇內的放射性指標也屬正常。”

  事發後,21名傷員被轉移到護航的大型反潛艦“特裡布茨海軍上將”號上。該艦正全速駛向港口,因航程需10個小時,所以隨艦軍醫不得不在船上對傷員展開緊急救治。發生事故的潛艇立即中止所有的海上測試與演練,改航向駛往臨時停泊港。為防更大意外的發生,俄太平洋艦隊急調“薩揚娜”號救生艦伴航。

  這起事件驚動了俄羅斯最高層,總統梅德韋傑夫責成防長謝爾久科夫隨時報告有關情況,要求全力查明事故原因,并向遇難者家屬提供一切幫助。而防長謝爾久科夫急令國防部第一副部長科爾馬科夫和海軍總司令維索茨基,立即飛往位於俄濱海地區的潛艇臨時停泊基地,了解第一手情況。

  傳是最新型核潛艇美對它無還手之力

  俄海軍沒透露發生這起事故的核潛艇艇名和型號,但英國《泰晤士報》11月9日報道稱,俄海軍剛剛宣布,太平洋艦隊的“北風之神”級新型核潛艇,將進行“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測試。另外,在此之前,俄國防部宣布,俄海軍新戰略著重發展海上戰略核力量,裝備“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的“北風之神”級,將構成水下打擊力量的主體。“北風之神”級的第一艘“尤裡·多爾戈魯基”號和第二艘“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均於2008年加入現役,且全部配給太平洋艦隊。

  綜合上述兩個方面考慮,這次遭遇事故的應該是“北風之神”級核潛艇。據美國“國防內幕”網站透露,美國軍用衛星自始自終在監視這次海上測試的全程,因為美軍對“北風之神”級異常關注。該艇艇體表面敷設了厚度為150毫米的消聲瓦,同時還采用了獨特的技術,以進一步消除潛艇的紅外特征、磁性特征和尾流特征,美國核潛艇必須貼近到距其僅3000米的水域,才能找到它的行蹤。再加上該艇能裝12枚“白楊-M”型洲際導彈,射程達8000公裡,由於導彈可安裝分導式核彈頭,該型核潛艇一次最多能發射120枚核彈頭,美國正在完善中的導彈防禦系統對它毫無還手之力。如果它在俄太平洋艦隊控制的鄂霍次克海發射導彈,可“毀滅半個美國”,無疑是俄羅斯未來最好的戰略威懾武器。正因如此,“北風之神”此次剛駛離港口就遭美軍用衛星監視,事發時也是第一時間被五角大樓所掌握,同時向布什總統和新當選總統奧巴馬進行了通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