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俄專家稱軍工能力提升使中國減少購買俄武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01 10:12:19  


 
  從2003年開始,中國與俄羅斯簽署的新武器裝備合同主要集中在對原先提供的航空武器裝備實施改進和提供航空殺傷性武器裝備、航空發動機、艦載打擊系統和艦載防空系統。當然,中國采購米-17運輸空降直升機應該屬於上述武器裝備合同之外。因為,中國采購米-17運輸空降直升機的武器裝備合同還在履行之中。總之,俄羅斯與中國簽署的武器裝備合同價值在減少。如果相信俄國防出口公司總經理謝爾蓋·切梅佐夫提供的數字的話,那麼,在2006年,中國用於采購俄羅斯武器裝備的總投入共計為2億美元。根據其他相關武器裝備出口單位提供的數字,首先是根據享有獨立出口零部件權利的俄羅斯“蘇霍伊”公司提供的數字,在2006年,中國與俄羅斯簽署的武器裝備的合同價值為5億美元。那麼,根據我們掌握的有關資料分析和判斷,在2007年,中國與俄羅斯簽署的武器裝備的合同價值應為7~8億美元。

  如果上述數據確鑿的話,這就是以說明,中國與俄羅斯在2007~2008年簽署的武器裝備合同價值要低幹印度、阿爾及利亞和委內瑞拉,不會超過第4位。如果把俄羅斯與叙利亞和伊朗簽署的尚未公開的大宗武器裝備合同列為其中的話,中國第4位的位置都難以保住。然而,由於考慮到早先簽署的武器裝備合同因素,2004~2007年,俄羅斯向中國提供的武器裝備數量處於很高的水平,每年都不會低於15~25億美元的水平。這主要取決於向中國出售了8艘636M型常規潛艇,2艘956E型導彈驅逐艦,以及部分航空殺傷性武器裝備和海軍艦載武器裝備。有關資料表明,中國仍然是俄羅斯武器裝備的最大進口國,而只是在2007年落後於印度,排在第2位。

  1990年代,俄羅斯與中國在軍事技術合作領域,可以說相互依賴。在歐洲對中國實施武器裝備禁運的條件下,對於中國來說,俄羅斯幾乎成為了中國引進其現代武器裝備和技術工藝獨一無二的源頭。當時,從理論上講,以色列是俄羅斯在中國軍事技術合作領域裡最大的競爭對手。但是,由於依賴於美國的軍事和財政的援助,以色列在與中國進行獨立自主的軍事技術合作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為,美國反對中國實施軍事武器裝備的技術改進。例如:在華盛頓施加的壓力下,以色列取消了向中國提供“費爾康”空中預警雷達的武器裝備合同。而在早些時候,以色列停止了對中國制造殲-1O輕型殲擊機的援助。在此形勢下,只有從俄羅斯進口武器裝備,才能確保中國在由使用第二代武器裝備系統向擁有第三代和第四代武器裝備系統的飛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