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俄專家稱軍工能力提升使中國減少購買俄武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01 10:12:19  


 
  從另一方面講,中國大批采購俄羅斯武器裝備,可以保證34%~50%的資金流入到俄羅斯公司的手中,即俄羅斯常規武器裝備開發者和制造者的手中。因此,中國在這一方面是俄羅斯的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如果沒有中國的合作,俄羅斯的軍工企業也許會早已虛脫。因為,在當時的條件下,俄羅斯的軍工企業單獨依靠印度的武器裝備定貨是難以支撑下去的。

  同時,在21世紀第一個10年的中期之前,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在中國市場,已經不像1990年代那樣,俄羅斯軍工企業是唯一武器裝備的供貨商。在過去的15年時間裡,中國軍工企業在技術工藝方面產生了飛躍。例如:凡是有機會與中國的飛機制造者、發動機制造者和艦船制造者接觸過的俄羅斯專家都會一致肯定中國在上述領域裡具備了一流的水平。

  中國勞動力的質量和科研隊伍,包括工程師和設計師的權威性都有很大提高。此外,在得到俄羅斯的武器裝備系統之後,中國人很快的將其模仿制造出來。除了媒體報道的殲-11B之外,中國還試圖制造C-300地面防空導彈系統,艦載防空導彈系統和飛機發動機。目前,盡管中國軍工企業取得了十分有限的成績,但是生產第二代(俄羅斯的米格一21)殲擊機的經驗和隨後對其進行的史無前例的技術改進證明,中國軍工企業遲早會解決遇到的這些難題。

  此外,在21世紀第一個10年的中期,歐洲的一些國家開始積極參與取消對中國武器裝備禁運的行動,以期幫助中國快速掌握歐洲一流的軍事技術工藝。因此,在2005~2006年之前提前得到了實施技術改進的第四代空軍和海軍武器裝備系統之後,中國政府對解放軍所需武器裝備的技術工藝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堅持采購一批數量十分有限而且經過了技術工藝鑒定的武器裝備。

  同時,中國不像印度一樣,對印俄聯合開發、生產和銷售新一代武器裝備系統表示出極大的興趣。當然,俄羅斯的形勢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俄羅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強大、整個國力的提高和在世界某些地區形象的改變,使其軍事武器裝備出口不局限於中國和印度市場,在經營多樣化領域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