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關鍵技術被攻克 國產新型地空導彈射程大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01 10:30:49  


 
  航空防空導彈試驗都需要靶機。

  這是一個艱難的創新歷程。外國專家斷言:“中國搞無人靶機,必須有直徑為4公裡的圓形跑道才能上天,否則至少需要10年。”基地人不信邪,只爭朝夕全力投入科研攻關,不到1年,中國第一架無人駕駛靶機“長空一號”躍入藍天!“長空一號”被人們稱為“爭氣機”。

  趙煦院士告訴記者,“長空一號”所具有的高低空、大小速度和大機動性能,直到現在也令國外同類無人靶機難以望其項背,其性價比至今在國際上也居於領先地位。

  上世紀90年代初,為了驗證我國某新型空空導彈實戰能力,國家考慮用4000萬美元進口10架超音速無人靶機。

  “只有研制出我們自己的超音速靶機,才是把握自己的命運,不受別人控制。”趙煦和時任技術室主任的瞿勤等人提出了超音速無人靶機的研制方案,掀開又一個自主研發的重大歷程。

  接下來4年,科研團隊日夜苦戰,攻克了數字式飛控、地面糾偏、多目標遙控等12大技術難關,終於成功:1995年4月13日,我國第一架無人駕駛超音速飛機在基地試飛成功,實現了我國國防尖端技術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超音速無人靶機的國家。

  基地是為導彈簽發“准生證”的地方。國產某新型地空導彈是部隊急需的武器裝備,基地科研人員在對工業部門研制的導彈進行試驗測試後,感到該型導彈還有延長射程的空間。他們對各種複雜的試驗參數進行分析後,研究提出了延長導彈射程的技術方案,與地方工業部門一同攻克了只有西方少數幾個國家掌握的關鍵技術,最終取得了將導彈射程延長35公裡的可喜成果。“這35公裡,使空軍戰鬥力跨越了一大步。”

  為使各種新型號導彈早日試驗定型裝備部隊,盡快形成戰鬥力,基地官兵夜以繼日,忘我試訓。

  高工楊選春被確診為胰腺胰島細胞瘤,而正是這位癌症患者攻克了某一新型導彈的“癌症”。

  某新型導彈在後期試驗中,因關鍵技術問題導致試驗失利,整個型號面臨下馬的危險。剛剛做完大手術的楊選春主動請命,“此型號是我全程參與的,最有資格承擔這項重擔!”他帶領課題組翻閱了國內外所有相關資料,到國內幾家權威研究機構取經交流,最終在對試驗數據反複比對和仿真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攻克了這個世界性難題。

  自主創新讓這個戈壁荒漠充滿生機!“一靶兩彈”、“三機聯試”、“模擬試驗”、“複雜電磁環境”等,一個又一個創新成果被應用,為中國航空防空武器裝備研發和部隊基地化訓練注入“新鮮血液”,部隊戰鬥力實現了一個又一個跨越。(來源:科技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