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軍報告稱中國具備批量產潛艇兩栖戰艦能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30 10:35:56  


 
  至少在第十一個五年計劃(2006年至2010年),中國國防相關工業將繼續通過以下渠道獲益:

  *來自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技術與技能轉讓;

  *政府研究、發展與採購資金增加;

  *載人航天計劃,包括其航天飛船和太空跟蹤站;

  *合法與非法採購國外軍事與軍民兩用技術

  *加強與學術機構和合作夥伴關係,這會改善新工作人員招收與現有工作人員技術培訓狀況;

  *海灣偏培訓與從數量逐漸增加的歸國科學家、工程師與管理人員那裡獲得的經驗。

  ●軍民融合。發展創新型軍民兩用技術與工業基礎,以滿足軍用與民用需求,這是中國領導人的最高優先項目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強調:我們必須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軍隊人才培養體系和軍隊保障體系,堅持勤儉建軍,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深入研究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軍治軍特點規律和人民戰爭戰略戰術,繁榮和發展軍事科學。

  中國的國防工業受益於中國迅速擴大的民營經濟與科技部門,特別是那些能够獲得外國先進技術的部門。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稱,自1995年以來,中國的研究與發展費用每年增長率都約為19%,到2005年的時候已達到了300億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評估稱,雖然中國在研究與發展、人力資源與研發基礎設施中投入大量資金,但其距離建立一個成熟的國家創新體系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個別國防領域的進步——通過中國民營經濟——似乎與全球生產與研發鏈鏈接一起。例如,造船與國防電子設備領域受益於中國在商業航運與信息技術的領先地位,在過去的十年中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信息技術公司,其中包括華為、大唐、中興,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密切關係,合作開展研發項目。現成商業技術(Commercialoff-the-shelftechnologies),例如計算機網絡交換機和路由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先進信設備。

  相反,生產高性能計算機、先進應用軟件、專用高端半導體/微處理器——對國防微電子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但在中國民營工業領域存在有限或幾乎沒有——企業的卻發展較為緩慢。儘管航空與軍火領域與國外跨國公司與國內工業存在夥伴關係,但其一些關鍵領域都缺乏附帶利益(spin-onbenefits)。

  按部門逐個分析。中國國防工業各部門的發展並不均衡。生產的趨勢及資源的分配似乎青睞於導彈及航天系統,其後是海洋資產(包括水面及水下)、飛機以及地面部隊的物資。不過,在所有領域當中,中國都在增強其產品的質量以及批量生產(surgeproduction)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