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中國出口持續大降看世界經濟復蘇前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7 06:23:05  


港口吞吐量大減,中國出口連續六個月下降。
  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美國《星島日報》5月16日載文《從中國出口持續大降看復蘇前景》,摘要如下:

  中國出口連續六個月大幅下降,在此世界經濟仍是一潭死水的大環境之下,市場悲觀論者或認爲是意料中事,顯示世界經濟衰退的最劣日子尚未過去。 

  然而實際情况是否真能以此簡單邏輯一言以蔽之? 

  最新數字顯示,中國四月份出口總值同比下降22.6%,不足920億美元,同比降幅遠比3月份的17.1%爲高。好些經濟分析家認爲,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措施過度建基于一項假設之上,即以爲全球經濟將快速反彈,中國出口因此亦水漲船高,隨之會快速回升。 

  無疑,根據房地産及汽車銷量等的統計數字,去年末季至今年首季中國經濟已幾近穀底,對此分析家大致沒有爭議。然而,不管中國政府是否對全球經濟將快速反彈過度樂觀,不少分析家都認爲亞洲衰退惡浪已遏,開始步向復蘇之途,而中國亦已展現反彈迹象,甚或可予寄望成爲帶動亞洲區復蘇的火車頭。事實上一些投資銀行日來甚至先後提高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由1.5—2%不等。 

  這種預測當然幷非純爲信口開河。誠然,出口對中國——猶如對其他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异常重要,但中國對出口的倚賴程度有多大却頗爲關鍵。一般估計2007年中國出口占國民生産總值的比率爲37%,這個數字應爲高估,因爲中國的出口量有頗大的比例是加工及轉口貨品,這些都不應算作中國直接生産出口的貨品。而一般估計2008年中國的出口量占國民生産總值的比率已减至33%,但仍嫌估計偏高,實際數字應低于18%。也因此市場中國對出口的倚賴程度可說是估計過高。 

  然而,單單據此却未足以證明中國經濟已展現反彈迹象,更遑論帶動亞洲區復蘇。理由很簡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