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專家:“三國一心”反恐暗藏分歧 成敗待觀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8 08:31:17  


5月8日,巴基斯坦軍隊朝著西北部斯瓦特地區行進。巴基斯坦軍方8日發表聲明說,過去24小時裡安全部隊在西北部斯瓦特地區打死140多名武裝分子。
  中評社北京5月18日電/美軍部隊的無人戰機16日上午空襲了位於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邊境地區的多處地點,炸死十多名塔利班武裝分子。 

  廣州日報報道,8年前,美國只用了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瓦解了阿富汗的前塔利班政權;但8年之後,美國人卻發現,阿巴邊境區域的塔利班武裝度過了被推翻後的最艱難時期,還逐步把勢力擴張到了巴基斯坦,甚至擴展到了距離伊斯蘭堡僅100公里的地方,形成了“巴基斯坦塔利班”。 

  對美國來說,新總統奧巴馬正在調整反恐重心,把阿巴邊境看作南亞反恐的核心環節;對巴基斯坦來說,其境內塔利班勢力蔓延到首都伊斯蘭堡的現實,讓扎爾達裡政府感到了威脅政權的危險,也唯有重拳出擊塔利班;同樣,對阿富汗來說,5月21日任期結束的卡爾扎伊,更迫切需要一場反恐勝利,為競選連任增加政治籌碼。但現實表明,經過8年歷練的塔利班,早已經摸索出一套應對打擊的綜合戰術。美國、巴基斯坦與阿富汗“三國一心”的反恐行動,很可能無法取得預期目標。對於如何解決塔利班的問題,過多依靠軍事打擊顯然難以奏效。 

  現狀:塔利班走向“國際化” 反恐擴至“阿巴戰場” 

  在越南戰爭時期,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只要游擊隊不被消滅,就是勝利;只要正規軍不能全勝,就是失敗。如今看來,經過8年反恐之後,美國和巴基斯坦可能都沒有想到,最初的“阿富汗戰場”逐步擴展成為“阿巴戰場”,“阿富汗塔利班”擴散形成了“巴基斯坦塔利班”。 

  在斯瓦特山谷扎根 

  “塔利班”原本是阿富汗的國語——普什圖語“學生們”一詞的英譯,“塔利”是“學生”的意思,“班”是普什圖語的複數形式。從2007年開始,塔利班在巴境內的影響力開始擴大,邊境城市白沙瓦的自殺性襲擊增加,塔利班在這裡形成廣泛而深厚的勢力網。另外,在巴境內被稱為“西北邊境省”(NWFP)的廣闊區域,塔利班滲透進了相當的勢力。其中,斯瓦特山谷成為塔利班最堅固的據點,活躍著大約4000~5000名武裝分子。

  塔利班之所以選擇在斯瓦特山谷一帶集結,主要出於以下考慮:其一,基於塔利班的生存戰略。由於北約和美軍在阿富汗境內持續清剿,塔利班認為巴方軍隊沒有那麼強勢,他們完全可以在巴境內建立更安全的基地;其二,斯瓦特一帶臨近巴西北部落地區,居民多為普什圖族,與阿富汗有著很深的淵源,巴政府的影響力不強;其三,斯瓦特的地形特點,非常適合塔利班的盤踞。由於斯瓦特山谷群山環繞,溝壑縱橫,森林茂密,湖面交錯,是一個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地,何況這裡距伊斯蘭堡只有130公里。從2007年開始,塔利班實際上就控制了該地區,把這個地方變成了不受政府管轄的“國中之國”,實行塔利班化的統治,完成了從“阿富汗塔利班”到“巴基斯坦塔利班”的蛻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