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對抗美國F22A戰機:中國唯有發展四代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31 10:35:02  


 
  美國空軍現在已經將F-22基本融合到了其整個作戰系統之中,形成了以數據通訊溝通的多餘度戰場體系,先不考慮打破這樣的體系需要投入多麼大的力量才能夠實現,僅支持F-22體系作戰的規模就足以在非核戰爭環境下承受最強的攻擊。F-22的整體戰鬥力優勢雖然是以隱身技術和超視距打擊能力作為基礎,但即使不考慮隱身性能在作戰中可能造成的影響,僅僅以F-22本身的雷達火控、機載武器和飛行性能作為對比的依據,各國目前裝備的第三代戰鬥機都不具備與其正面抗衡的實力,事實證明想要對抗四代機必須依靠戰鬥力接近的四代機才有意義。

  對國產四代機的估計

  F-22基本已經達到現有技術條件下常規布局第四代戰鬥機的設計頂峰,這是因為美國在結構、材料和動力方面所具備的優勢很難超越,盲目的跟隨美國航空技術發展腳步的結果只能是越跟越遠,採用非常規布局比較有利於中國第四代戰鬥機的性能要求。鴨式氣動布局設計在整體性能和技術條件上比三翼面有更大的優勢,而且採用鴨式布局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相對比較容易獲得技術支援。

  俄羅斯先進戰鬥機技術的引進對中國航空技術發展有重要的價值,前蘇聯/俄羅斯航空工業在近20年裡不但提出和試驗了多個四代機產品,在技術發展途徑上和應用技術研究方面與中國的需求也有很多共通之處。美國在四代機上獲得的經驗和產品只能用來作為參考,中國要開發四代機不可避免的要吸收俄羅斯在四代機上的技術積累。

  俄羅斯新型戰鬥機目前已經確定了蘇霍伊T-50的最終方案,因此其早期採用非常規布局的技術大都失去了應用的條件;俄羅斯航空科研系統長期受到經費困難導致投資不足的影響,很多高級技術人員和研製項目都處在等米下鍋的境地,這樣的困難局面雖然不比前蘇聯剛剛解體時那樣危急,但採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仍然可以獲得很多急需的技術與成果,甚至可以利用其部門和企業間的矛盾與競爭獲得需要的收益。

  軍事航空技術的發展過程中隨處可見對成功產品進行參考和借鑒和痕跡,冷戰中對峙雙方在航空裝備發展中強烈的針對性禀承了這個趨勢,對需要的技術買得到就買、買不到就學、不讓學就偷,偷不到甚至去搶的事例也並不少見。冷戰後東西方關係緩和,國際經濟技術交流的聯繫更加密切,很多關係到國防技術發展的核心技術都已經可以買或學到,中國在四代機開發項目中不可能忽視這些因素的作用,選擇需要又適用的技術補充自身不足應該是個跨越發展的好方法,選擇合適的平台有利於將可能獲得的先進航空技術更好的融合到中國自己的項目之中。(來源:《航空檔案》雜誌 節選自——鑄翼雲霄-離子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