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空軍專家:中國或一次性購40蘇33艦載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4 13:08:32  


 
  俄要出售40架蘇-33

  中國上世紀90年代進口蘇-27SK戰機後,俄羅斯一度指責中國將蘇-27SK技術複制到殲-11B上。因此中俄就買賣蘇-33和蘇-35BM戰機的爭議焦點就是知識產權問題。俄方擔心中國購買少量戰機後進行複制,一直要求中方增加採購量。俄軍用航空業官員曾向俄“紐帶”新聞網透露,中俄有關蘇-33艦載殲擊機的談判僅在2007年就進行過3輪以上的非正式接洽,中方提出了多套購買方案,雖然總購買量達到50架,首批購買量從兩架漲到14架,但俄方仍不滿意。

  “紐帶”網曾報道稱,在2008年12月俄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訪問北京期間,俄方代表團做出了“全面且最後的”蘇-33出口方案解釋:中國購買蘇-33戰機的數量至少要達到40架,而且必須一次購買,“這是俄羅斯的底線”。俄方的理由是要重啟蘇-33生產線,採購量必須達到一定規模。中俄兩國在當月還簽署了一項協議,中國承諾停止複制俄軍事技術。

  戴旭認為,根據談判的進展情況判斷,中國一次性購買40架蘇-33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從長遠來看,這個數字不過是一艘中型航母的艦載機數量。俄羅斯一些軍事觀察家也認為,俄很有可能重啟蘇-33生產線,因為俄海軍也即將啟動自己的“大航母”計劃,中俄雙方最終會達成一個妥協方案。

  自購不足,求助中方

  俄國內採購量過低,急需獲得中國訂單提振本國衰退中的軍工業。實際上,自2005年起,蘇霍伊公司就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大力推銷蘇-33和蘇-35戰機。俄軍工界人士也表示,中國購買蘇-35BM戰機對該項目的未來至關重要,迄今為止俄空軍僅訂購48架蘇-35BM戰機,除中國外,尚未有其它海外訂單出現。

  然而中國準備怎樣接受俄方的盛情卻又是一個問題。比起20年前,中國國防技術儲備顯然要殷實得多,戰略眼光也更具計劃性和前瞻性。俄羅斯不拿出“壓箱底”的好東西,很難獲得中國訂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