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紐約時報: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腰桿挺得更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21 10:19:00  


  中評社北京9月21日電/據中青線上報道,紐約時報日前刊發文章,讚揚中國國力愈益強大。內容如下:

  如果說危機對某個國家而言是好事,那麼中國就是這個國家。當全球領導人準備參加10個月裡的第三次緊急峰會(于下周召開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三次金融峰會)時,中國站在了一個突出的位置,比起一年前雷曼兄弟銀行破產引發經濟危機之前,中國變得更強大了。

  儘管中國是第一個走出衰退的主要經濟體,但其規模太小還不能“救世界”。但北京贏得了尊重,因為該國為應對危機迅速出台了龐大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其銀行已安然度過這場暴風雨。甚至連全球投資者也開始看上海股市的風向行事。

  英國資本經濟學公司分析師馬克.威廉姆斯說:“比起一年前,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腰桿挺得更直了。他們的想法和決策方式透出某種自信,而這可能是12~18個月以前沒有的。”那時,華盛頓不斷教訓中國,敦促後者升值人民幣和放開對市場的管制。現在,角色卻顛倒過來了。備受指責的美國已停止呼籲中國加快金融體系改革,而且面對中國指責其惡意忽視美元,它不得不為自己辯護。

  法國里昂證券駐上海的宏觀經濟策略師安迪.羅斯曼認為,由於美國的經濟規模仍遠大於中國,因此不要以為過去一年裡發生的事件,代表了金融權力平衡的轉移。但他表示,那些事件很可能代表了一種趨勢及兩國如何對待彼此的轉捩點。而且,中國現在是全球政策辯論的必要參與者,儘管它還不是八國集團的正式成員。羅斯曼說:“過去中國人在跟八國集團打交道時,可能覺得自己總被當作初出茅廬的晚輩。但現在他們感到,他們對全球危機和本國形勢的反應,證明他們有資格獲得平等對待。”

  儘管自危機以來中國展現了更大自信,但一些外國政治人士認為,北京可以且應該做得更多。英國商務大臣彼得.曼德爾森上周在北京表示,“不斷成長的中國竭力讓自己小心翼翼。但現在除了充當與其經濟地位相稱的全球領袖角色,別無其他選擇。”這種評判似乎很嚴厲。確實,只要讓人民幣升值及更大開放市場,中國就可以吸收世界更多商品。如果中國這樣做了,就不太會受到批評其靠低價推動出口的政治上的指責。

  不過,北京在亞洲決策圈、世界貿易組織和圍繞國際金融體系的辯論中,扮演著日益積極的角色。中國滿足於旁觀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