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刊:中共富有彈性和絕不僵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20 00:47:39  


如何滿足人民對政府愈來愈高的期望,已經成為了當前中國的“新革命”。
  中評社香港9月20日電(記者 何耀雄編譯報道)美國最新一期《時代》雜誌主題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年,並刊發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喬治亞華盛頓大學亞洲研究室主任、北京社科院訪問學人沈大偉(David Shambaugh)的評論文章,詳述中國六十年來的“繁榮之路”。文章編譯如下:

  六十年前,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以洪亮的聲線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高呼“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在經歷了列強百年侵佔、日軍侵華和國民政府統治以後,中國在沒有大規模外力的援助下,終於成功實現了本土革命(homegrown revolution)。

  毛澤東為中國人民帶來了一個百年願景,就是重現一個富強、光榮、領土完整並獲世界尊重的中國。六十年過去,今日中國已逐漸躍升為全球最重要力量、發展成為擁有最多人口的工業化國家、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系、並建立了世界級的大學體系,成為全球科研基地、又實現了軍事現代化,並與所有主要大國建立和平外交關係,這些成就都是值得慶賀的。

  當中,中國獨特的“準資本主義(quasi-state capitalism)”和“半民主(semi-democratic)”模式更被推崇為“北京主義(Beijing Consensus)”,吸引了全球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所學習。去年的北京奧運更進一步確立了中國軟實力的地位,而明年的上海世博也將再次令人驚羨。

  北京將會在十月一日舉行六十周年國慶活動,進行大規模閱兵儀式,展現“硬實力”,屆時世界必將為之震撼、甚至嚇倒。別忘了,中國也是全球最先走出、並帶領全球走出經濟衰退的國家。

  經歷了過去三十年劇變,中國現在的發展仍然是勢如破竹(on a roll)。文化大革命1976年終結以後,中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自由重新興旺起來,鄧小平並在九十年代重燃了改革開放之火。政治發展上,近代領導人江澤民和胡錦濤也開始嘗試推進黨內政治改革,然而,目前改革路上仍然存在不少障礙。

  宏觀過去六十年,中國的發展成就是複雜的,因為每一個改革均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中國面前還有漫漫長路。

  繁榮背後的代價

  中國歷代領導人都面對著同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促進現代化?在毛澤東時代,中國作了不少經濟實驗,儘管當中有些政策是有效的,但不少政策卻帶來負面效果,使經濟進一步落後於與西方及東亞。直至文化大革命後,主張改革的鄧小平與陳雲上台,中國經濟政策才得以改變,成就了三十年後的驚人成績。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經濟強國,2010年可能追過日本,2020年將可望超越美國。

  過去中國的經濟都是出口導向的,利潤很低,技術水平只維持中等。但如今中國也已開始推進自身技術水平了,在電子和生物科技產業上加強創新。這個國家已經成為了一個“超級生產大國”,供應著全球三分二兒童玩具、鞋子、影印機和微波爐、六成手提電話、五成半DVD、逾半數碼相機、三成個人電腦和其他各樣貨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