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前國防部長:美國接受中國崛起的現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6 11:18:04  


2000年7月12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遲浩田在北京主持儀式,歡迎美國國防部長科恩訪華。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0月6日電/威廉.科恩,1997年至2001年克林頓政府時期擔任美國國防部長,現任科恩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在中國國慶前夕,他接受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接受中國崛起,逐漸習慣和中國和平共處,是美國需要面對的新現實。

  每個在上個世紀70年代去過中國的美國人至今都記得當時對中國的第一印象。這些印象有些非常類似----許多人會提到當時北京的大街上沒有什麼汽車,人們不是騎自行車就是步行,多數人穿著素色的中山裝----但是在細節上總有不同之處。

  1978年12月底,剛剛當上美國參議員的科恩和另外三名參議員成為中美正式建交後訪華的第一批美國議員。科恩說,他從下榻的北京飯店走到天安門廣場途中,給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中國人對他穿的皮鞋很好奇:“他們緊緊地盯著我的鞋看,很感興趣。”

  在30年前的中國,一雙皮鞋已經算是奢侈品。30年後,中國的鞋業產量穩居世界第一,各種鞋類產品占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二。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更短的時間內成就過中國所完成的如此大的改變,”科恩說。

  在 1978年那次訪問中,科恩一行被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接見。在聽過鄧小平闡述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設想後,結合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科恩質疑這一目標是否現實:“老實說,我很懷疑。(當時)這好像是一個非常,非常雄心勃勃的規劃。”但是他說,過了沒有多少年,中國的成就舉世矚目。中國人應該為在過去60 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取得的成就而驕傲。

  那麼,在這個美國前參議員、前防長看來,美國該如何與蒸蒸日上的中國相處?這兩個大國關係中最敏感的兩軍關係又存在哪些潛在的“熱點”呢?

  美中兩軍之間還缺乏信任

  “因為在中國不斷壯大時,其他國家將變得更加害怕。日本會對中國軍隊在做什麼感興趣,其他國家也會有興趣”

  《國際先驅導報》:自從1999年以來,當時您擔任美國國防部長,大家仿佛沒有看到兩軍關係在過去10年有非常大的改善。是什麼原因?

  科恩:我認為是因為缺乏信任。比如,在1997年,我提議在五角大樓和中國國防部之間建立我們所說的“熱線”。但這個過程還是用了10年。當然,這也是進步。

  美方希望:向我們開放,告訴我們你們在幹什麼,花錢做什麼,你們的戰略目標是什麼。這樣我們可以看(你們的答案)然後確定這些是無關大礙的或是有威脅的或是潛在會有威脅的問題。所以我認為更多了解,更多透明度,更多我們說的“桌上推演”(很重要)。這可以讓我們開始尋找中國和美國海軍合作的方式,比如海嘯的時候(兩國可能合作)。兩軍聯合演習可以令兩軍認識到兩個獨立的軍隊如何能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合作。這樣就可以建立關係,開始建立信任,建立一種在關係緊張時可以溝通的機制。任何的(雙邊或多邊)關係都會有緊張的時刻。我認為更多的接觸,開放,更多透明度會加強兩軍關係。

  《國際先驅導報》:但是從國防部長蓋茨到國家情報總監布萊爾上將都說過中國軍力上升在未來可能破壞美軍在太平洋的軍力。似乎中國領導人,至少在表面上,試圖強調雙方可以合作;但是美國領導人,也許出自更加實際的觀點,公開重申他們的“擔憂”和“關切”。這對於建立互信有幫助嗎?

  科恩:首先,過去我們從未見到中國有可觀的海軍力量。中國經濟在繼續增長的同時,會在其他國家擁有資源,將需要保護這些資源。所以我預期中國軍力還會繼續增長,其海軍力量會變得更加龐大。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中國軍力將成為一支維護安全與穩定的力量還是潛在衝突的根源?這些是需要被考查的問題。因為在中國不斷壯大時,而且中國是會變得更加強大的,其他國家將變得更加害怕。日本會對中國軍隊在做什麼感興趣,其他國家也會有興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