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蘭德公司給美軍網絡戰支招 意在麻痹對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15 10:07:30  


美軍未來網絡戰模式示意圖。
  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電/在美軍全軍上下緊鑼密鼓組建網絡戰司令部時,美著名智庫蘭德公司卻為其網絡戰野心潑上一盆冷水。據美國《信息周刊》網站13日報道,蘭德公司近日公布了一份名為《網絡威懾與網絡戰爭》的報告。該報告認為,與常規戰爭相比,網絡戰的效果是有限的,美國不應將網絡戰作為最優先發展的項目。分析人士認為,儘管該報告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對網絡戰意義的評估,但這主要是針對美軍的情況來說的,並不具備普遍意義。

  網絡威懾不能與核威懾相比

  今年8月,美國空軍網絡戰司令部開始運轉,統轄美空軍所有網絡戰人員。由於空軍是最早踐行網絡戰概念的部隊,所以實力最強。目前這支力量包括大約6000名現役人員,並有望獲得超過50億美元的預算。為有效展開網絡戰,空軍資助蘭德公司展開了專項研究。蘭德公司這份長達240頁的報告分為9章,先後介紹了網絡威懾和網絡戰的概念以及戰略網絡戰、網絡戰的組織實施以及網絡防護。與以往認為網絡戰將成為未來主要作戰樣式的觀點不同,該報告認為,對於美軍而言,實施網絡戰打擊的效果是有限的。

  首先,網絡戰的打擊對象非常有限。報告稱,實施網絡攻擊的前提是目標系統存在缺陷和漏洞,目前黑客所有的行動,都只能針對本身有漏洞的系統。但是報告認為這些漏洞能夠彌補,特別是在進攻發起後,弱點就會暴露出來,更容易得到修復。其次,網絡攻擊的效果不明顯。報告稱,在最好的情況下,網絡戰能夠迷惑敵方軍事系統的操作人員,但那只是臨時性的。報告說,“網絡攻擊的顯著特征就是其效果具有臨時性,而且攻擊方式容易被複制、反制,這表明網絡攻擊的使用必須保守而精確”。第三,網絡戰很難起到決定性作用。

  報告稱,沒人知道一場戰略網絡戰的破壞性是什麼樣的,從現在對美國網絡的攻擊破壞來評估,“美國每年損失僅僅幾億美元”。此外,網絡戰的威懾力有限。它“無法像核威懾那樣工作”。核打擊的效果很明顯,被威懾方也很清楚這種效果,但是對於網絡戰而言,敵人根本不知道攻擊來自何方,也不容易看到攻擊造成的直接後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